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三峡好人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12-28

三峡好人观后感通用。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详细的“三峡好人观后感”资料。相信大家对观影并不陌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感悟。记录对作品的感悟与人生道理,就能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篇观看感,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技巧。以下是我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1

回顾整部电影,从一个不太专业的人身上看到这个**色,我觉得它属于冷***。整部影片以三峡大坝的修建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发生在即将被湮没的库区的人们的生存状况,由两条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情线索为依托,实则有深刻内层联系的感情构成。主要有两条线索:

韩三明千里寻妻和郭斌坐等离婚。这两条线索以三峡工程建设为纽带,从细节上展现了人们艰难的生活状态。

韩三明,一个山西汉子千里迢迢的来到潮湿的奉节古城(一个两千多年的古城,要在两年完全拆除),只为找到十六年未见到的妻子。他的妻子16年前用3000元买的。女儿2岁时,被拐卖的妻子被公安局解救回老家过节。韩三明不顾南方的湿热和乌烟瘴气来到了妻子的家乡。

住在一天一块二的“旅社”里,与拆楼工人一起吃住,其实这对一个山西庄稼汉没有什么,只是在见到大舅哥时所面临的冷漠,让韩三明端酒的胳膊凝滞。接下来,他从事的是房屋拆迁工作,这可以让他在潮湿的山城中生存下来,等待妻子下船回来。影片在描绘其工作环境时,大多采用长镜头,以蜀山湿云为背景,采用蒙太奇式拍摄手法:

老建筑工人的手套、废弃的管道和斑驳的油漆烘干炉还在地上滴着泥泞的工业废液。远远的看着每一个工人在用铁锤敲打着废弃的管道,望着他们与石头的颜色相近的脊背,大脑中装机者的只有对人的生存环境的沉思:原来人的生存与大山,大坝比起来是那么的艰难,那么的低贱。

他们追求幸福的背影,与脚下已经腐朽的的石头一般,看起来是那么的卑微,实则在内里有着坚强的内心。

郭斌,一个同样来自山西的商人,为了追求经济上的胜利而忽略了妻子的感受。当妻子沈红在困难中找到他时,他的冷漠给了他致命的一击:离婚!

一个为家庭在外打拼的男子汉等来的是妻子的决绝,现在生活的灯红酒绿在感情面前霎时失去色彩,不仅枯槁,而且像极了山脚下的破烂石块。人们总是在物质和情感面前徘徊。如果他们不能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他们往往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他们可能失去的是他们曾经不珍惜的东西。沈红在正在修建的大坝上与郭斌分手,后鼻音北方方言的分手在舌尖音的南方话的萦绕下,“我走了”这三个字显得很苍白,但这三个字在说出口之后,是沈红的含泪决绝和郭斌的无奈不舍,他们道路两边的狰狞的建筑石块像是在告诉他们:

转身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这样,人们的感情就面临着挑战。感情就像腐烂的石头,外表枯槁,内心坚强。

两条故事线索都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状况展开的,只不过前者是以物质的生存状况为主题,后者以感情的生存状况为主题。而在情节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细腻心思。韩三明找老婆,最后两人一见如故;郭斌被老婆找,最后两人分道扬镳。相比之下,它显示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艰难,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想要我们生存的方式:像一块腐烂的世头-外表可以憔悴,憔悴,心必须坚强!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2

电影《三峡好人》观后感:好人,一生平安

一件朴素的背心,一个破烂的包袱,山西矿工韩三明为了寻找分别十六年的妻女,踏上了陌生的土地;一副简单的生活用品,一份热切的期盼,山西**沈红为了再见离别两年的丈夫,来到了偏远的城镇。《三峡好人》中,两个毫不相关的普通人,怀着各自的期待,来到了同一块满目疮痍的土地——重庆市奉节县。

《三峡好人》是一部由贾樟柯导演,在“三峡移民”工程背景下拍摄的影片。贾导用平淡的叙事手法,以韩三明、沈红的寻亲过程为主线,讲述三峡人民在“三峡移民”时的生活状况。

“三峡移民”,是一件历时八年的浩大工程。由于长江水位迅速**,将淹没奉节县部分地区,*安排10万居民迁往广东、福建等地。正如影片所说:

“一个两千多年的县城,几年就拆了,怎么能没问题?”被迫离开故土的居民们遭受着种种磨难——经济困难、疾病缠身、亲人分别......在重重苦难下,人们为了生计,只能靠耍小聪明、攀附他人甚至贩卖亲人谋利。

但他们本性淳朴,不会在金钱中迷失自我,《三峡好人》正是赞美了这些为了生存努力的“好人”。

我的祖籍是奉节县。每年过年,我都和父母一起回家探亲。虽然我曾经听爸爸妈妈谈到三峡移民,但并没有重视这件事。在《三峡好人》中,当我真正目睹了这一切,才体会到居民们将要离别故土,远走他乡时的无奈与眷恋。

一个两千多年,拥有丰富文化积淀的古城就这样沉入了水底,确实让人觉得惋惜。

《三峡好人》简洁明了的叙事风格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整部影片通篇都在讲一个平淡的故事,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华丽的特效。某些“大片向”电影确实让人感觉激情澎湃,但终究只能消遣;《三峡好人》虽然只是安安分分地讲故事,却将“三峡移民”的背景及当地居民的淳朴融合其中,这一点做得十分出色。

如今,电影市场正被各种商业电影所席卷,植入广告比比皆是。而这样一部自始至终都在叙述,没有任何商业性的电影,能够为我们传播正能量,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部好电影,不仅要构思精妙,演员也要“专业”,才能做到引人入胜。《三峡好人》在背景处理上恰到好处:民工之间的方言谈话、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表演、真实的移民场景......

这些景象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仿佛置身于影片中。

不得不佩服贾导的胆量,为了让故事真实,他放弃了明星大腕,剑走偏锋,选择了“业余演员”——影片中除了沈红的扮演者是专业演员,其他的群众演员几乎都是当地居民。一句句从“演员们”嘴中说出的方言,不但没有让观众感到不适应,反而烘托了整部影片的气氛,显得更现实。这样的大胆尝试,收效甚佳。

相比沈红,我觉得群众演员更有“演员范儿”。特别是“小马哥”,做人处事真有一副“发哥风范”,让人感受到“江湖豪气”。“小马哥”这一类人,属于当时社会中的“异类”,能力不足的他不努力工作,想走“不平凡”的道路谋生。

从他一开始欺负韩三明,到后来视韩三明如兄弟,不难看出,“小马哥”也是一位“三峡好人”。

贾导对一些小细节的描写更是令人惊叹。

影片中四次出现了“烟、酒、茶、糖”的字幕。乍一看,只是对四种物品的总括,但仔细品味,其实这四个字对应的正是《三峡好人》中的情节。每个单词都是小段的摘要和下一段的开头:

“酒”是韩三明找到妻子哥哥时的场景;“茶”是沈红寻找丈夫时的过程;“烟”代表三明初来乍到寻求帮助;而“糖”则有两重含义——“小马哥”与三明的告别、三明对妻子的告别。这四个字的使用使故事紧密相连,结构严密,引人入胜。

影片中,韩三明与拆迁工人的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工人问韩三明:“你来的时候看见夔门没?

”韩三明摇摇头:“没有。”另一位工人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十元人民币,在他面前晃了两下,带着几分得意地说:

“这十元的后面就是夔门。”夔门是奉节的标志性景点,我回老家时,爸爸曾指给我看过。老实说,这件事连我也不清楚。

韩三明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哦,这是我的老家。”他拿出一张老版的五十元人民币——背后印的是黄河壶口瀑布。

工人们大开眼界,一位工人低声嘟囔了句:“哦,你的家乡也不错啊。”一段简单的对话,把各自热爱家乡眷恋故土的心理活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一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马哥”不幸遇难后,韩三明为他点了三只香烟祭拜。如此不起眼甚至不敬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韩三明的朴实和朋友们的善良。看见“小马哥”的微笑永远定格在黑白相片上,我竟也感到鼻头一酸。

故事的最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平凡结局——韩三明准备和妻子复婚,沈红决定和丈夫离婚。生活是如此的戏剧化,世界是不可预知的,幸福是不能强迫的,我们只是让它和享受每一天。

《三峡好人》的英文名被译为“stilllife”,意为“仍然生活”。是的,不管生活如何艰难,也要坚强地活着,生活还要继续,遭遇困难时,请在心里默念一句:好人,一生平安。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3

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观看了“三峡好人”这部影片,这是一部没有豪华场景、没有大腕明星、没有华丽台词的电影,有的是断垣残壁、普通人生和平白对话。但是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好片子。

影片讲的是:山西的一个普通煤矿工人,16年前买回了一个四川媳妇,媳妇刚怀孕,就被公安局解救回去了。16年天各一方之后,煤矿工人去三峡地区寻找他的女儿,而因三峡工程的缘故,前妻家所在的县城,早已被淹没在水底,前妻的家人对他也不怎么友善,几次三番折腾之后,他终于见到了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

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只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

老县城已经淹没,新县城还未盖好,一些该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该舍弃的要舍弃……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在商业片、日韩泡沫剧充斥影视市场的今天,《三峡好人》无疑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厚重,以及这份厚重所留下的深深的思索。

这部片子,让我真正看清了,中国最底层劳动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之前从不知道,也很难有机会看到。现在的媒体,歌功颂德的事太多了,混淆视听,只知道有些山区很穷,穷到电都没有……之类的。

生活是很困难的,生活是很无聊的。为了生活,有人从事着日薪30-40的拆房子的重体力劳动,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开挖黑煤窑,只为赎回老婆,有人曾花三千将妹妹卖到山西,待解救回来,居然再次将其以三万卖给包工头,有人为了给男人治病,甘愿做暗娼…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影片告诉我们,在我们生活的国度里,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还有这样一群人。《三峡好人》揭示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就是人在极端的贫困中,做人的尊严根本就不存在,死与活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钱上升到了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为了钱,底层的女人除了自己的身子还有什么可供换取金钱呢?男人除了体力和一条命,也没有其他的本钱。人贱命也贱,他们的一身正如片子的结尾一幕,一生都走在钢丝之上,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穷人生也好,死也好,没人在意,没人在乎,自生自灭。

影片对生活糜烂醉生梦死的城市人是非常不屑的,很多人对土得掉渣的农民工反感甚至憎恨!城市人的虚荣心让中国社会严重分化,农民工已丧失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应有权利,在势利的城市人眼中只有在城市边缘艰难刨食。在这凋谢的世道上,农民工的生活颠沛流离,生命如此渺小,命运如此不堪。

过去20多年的巨变,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但也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也许是发展路上不可避免的代价,但至少我们在享受全新生活时,不要忘了那些默默无闻的人,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民工,那些到处“讨生活”的外地人,那些跟中产生活极不相称的服装和嗜好(包括老四样烟酒茶糖)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没有。”

浪里看不出,但《三峡好人》为我们看了;分不清欢笑悲忧,《三峡好人》为我们努力呈现了;滔滔江水,浪花转瞬即逝,《三峡好人》为我们记录了。

影片留给我深深的思索:生活是什么?我们追寻的生活又是什么?也许当我们这样自问的时候,当我们为了生活而盲目奔波的时候,不防去看看在同一时空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当我们关注别人生活方式的时候,也许我们能解释很多无法回答的问题。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4

贾的三峡好人终于公映了,观后感慨万千啊,同时也对这部电影拍手称快,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期,民众需要这样的艺术作品,需要冷静地客观地剖析社会现状,了解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关注潜在的和已经严重存在的社会矛盾,这不仅仅是电影人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特别是政府部门应该深刻分析和探讨的历史性问题。

三峡好人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中国改革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种基于改革而带来的困难甚至是灾难在某中程度被舆论给淹没了,这个时候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政府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严格控制舆论,永远只报道改革的利好消息,把改革所带来的社会深层次问题一笔带过,或许在某种程度说是在加深潜在的社会矛盾。当然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不懈的努力,从三峡移民的政策和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但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就大相近廷,这时的问题就是政治体制的缺失问题,政策无法落实到基层,使改革积累的民怨,制造了社会矛盾,而《三峡好人》在这个时候的公映恰恰让大众看到了光彩背后的社会代价,所以说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写实电影,这是我要说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三峡好人的公映说明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长期的基于政治敏感的电影题材限制,随着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电影工业也随着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前进水平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还相差甚远,随着像华娱兄弟这样的民营企业的进入,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了中国 电影市场的发展,从近几年的电影作品就可以看出。但是对于题材的严格控制,很大程度上把中国的电影定位在了娱乐性质上,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在削弱,因为解放后的战争题材电影对于当时的苦难阶段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而在现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已经不同,所以说基于目前的中国现状,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没有显现出来,这里面有体制的原因,社会认知和娱乐倾向的多方面原因,从山峡好人的票房就可以看的出来,中国的电影观众还是不成熟。

我要谈论的第三个问题,中国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这是改革带来的代价,而政府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将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话题,而贫富差距的继续拉大在社会矛盾上已经明显的显现出来。《三峡好人》就是一部反映中国地层弱势群体的生活,它具有它的时代意义,而弱势群体的现状确是血淋淋的,中国的三农问题几十年一定是中国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焦点一直是在利益的分配上,矛盾是深层次的,这几年的三农政策只是杯水车薪,背后更大的问题摆在了政府面前,中国的弱势群体实在是太苦了,他们享受不到改革的成果,而物价水平却在节节攀升,医疗卫生条件的不足,教育资源的稀缺,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在中国经济光环背后苟筵残喘,社会的腐朽在很大的程度上又加深了烙印,站在时代的前沿,历史的脚步会走向和谐还是又一个深渊,在政府面前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作为中国农民为了生存,靠己之力,我们只能纵身跳进水深火热中,殊死一搏,因为时代造就了我们。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5

影片表现了一个古老小城的人类社会剧烈的变迁。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奉节镇即将被淹没在三峡100米高的水中,那里的文化剧烈动荡。小镇与新城在这里同时存在,巨大的都市化中的舞会和小镇中破烂的拆迁工地的辛苦巨大对比,既有那些为生活所迫拆迁工人和拉皮条的中年妇女还有小马哥,也有能够来投资的厦门女人丁亚玲女士与混的不错的郭斌。

在这个巨大的变化中,他们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拆迁工人跟随韩三明到山西挖煤,而中年拉皮条的妇女和丈夫也在拆迁和三峡工程到来时到广州打工。而其他温文尔雅的客栈老板则不得不在拆迁来临时选择离开。出来混的小马哥却在一次带人出去摆平他人的过程中再也没人让韩三明等来酒桌上的他,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早晨发现他已经死在了砖头堆里。

还有那整日唱着流行歌的小男孩,生活在他的面前仿佛并没有让他感受到忧愁与磨难。人性的两面也表现得很朴素,“三峡好人”中的好人并不是圣人,他们也有着人性自私与冷漠的一面,但是这并不足以去否认他们是好人。小马哥虽然讲忠义的同时事实上他所做的行为以及构成了严重的故意伤人罪,他的死在令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而拉皮条客的中年妇女也由韩三明**出钱,让他们对皮条客更有热情,并为韩三明提供一系列信息。

而麻家对韩三明态度的改善,很大一部分可能是让韩三明帮他还清了3万元的债务。因此,经历了人类文明巨变的奉节,充满了美与丑、善与恶的交织。而真正说的算善良而又淳朴的人,恐怕只有那些朴实的拆迁工人了。

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人,这只能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的混乱。而那些真正热情帮助过韩三明和沈红的人,让他们实现自己愿望的人,都能算是三峡的好人。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6

回顾整部影片,从一个不太专业的人看这部片子的色调,我觉得是属于冷色调的影片。整部影片以三峡大坝的修建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发生在即将被湮没的库区的人们的生存状况,由两条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性感情线索为依托,实则有深刻内层联系的感情构成。主要有两条线索:韩三明千里寻妻和郭斌坐等离婚。两条线索由三峡的修建为纽带联系起来,从细节处展现出人的艰难生存状况。

韩三明,一个山西汉子千里迢迢的来到潮湿的奉节古城(一个两千多年的古城,要在两年完全拆除),只为找到十六年未见到的妻子。他的妻子是在16年前他用3000元买来的,在女儿2岁的时候,被拐卖的妻子被公安解救,回到了老家奉节。念女心切的韩三明,不顾南方的湿热,瘴气,来到妻子的家乡。住在一天一块二的旅社里,与拆楼工人一起吃住,其实这对一个山西庄稼汉没有什么,只是在见到大舅哥时所面临的冷漠,让韩三明端酒的胳膊凝滞。接下来,他从事拆楼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可以让他在潮湿的山城生存下来,等着跑船归来的妻子。影片在描绘他的工作环境时,多用长镜头,让蜀山湿云作为主人公的背景,蒙太奇式的拍摄手法:破旧的建筑工人手套,废弃的管道,斑斑驳驳的烘漆锅炉还在向地上滴着浑浊的工业废液。远远的看着每一个工人在用铁锤敲打着废弃的管道,望着他们与石头的颜色相近的脊背,大脑中装机者的只有对人的生存环境的沉思:原来人的生存与大山,大坝比起来是那么的艰难,那么的低贱。他们追求幸福的背影,与脚下已经腐朽的的石头一般,看起来是那么的卑微,实则在内里有着坚强的内心。

郭斌,一个同样来自山西的商人,为了追求经济上的胜利而忽略了妻子的感受。他的妻子沈红在历经万难找到他的时候,用女人的冷漠给了他致命的打击:离婚!一个为家庭在外打拼的男子汉等来的是妻子的决绝,现在生活的灯红酒绿在感情面前霎时失去色彩,不仅枯槁,而且像极了山脚下的破烂石块。人在物质与情感面前总是会徘徊,把握不住二者的平衡,往往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可能失去的就是曾经最不珍惜的。沈红在正在修建的大坝上与郭斌分手,后鼻音北方方言的分手在舌尖音的南方话的萦绕下,我走了这三个字显得很苍白,但这三个字在说出口之后,是沈红的含泪决绝和郭斌的无奈不舍,他们道路两边的狰狞的建筑石块像是在告诉他们:转身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就这样,人的感情面临着挑战,情感就像朽石一般外表枯槁,内心刚强。

两条故事线索都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状况展开的,只不过前者是以物质的生存状况为主题,后者以感情的生存状况为主题。并且在情节上可以看出编剧的细腻心思,韩三明寻妻,最终相儒以沫;郭斌被妻寻,最终分道扬镳。在对比中彰显人的生存环境的艰难,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要我们生存着:像朽石一样外表可以憔悴,枯槁,内心一定要坚强!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7

07市场营销2班杨浩杰 ***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三峡好人》,说实话看不太懂。可是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这部电影是以长江三峡工程的库区移民搬迁的背景来演绎的,给我特别深印象的是,电影里少了汽车,高楼,柏油路,还有天天面对的一个个穿着整齐,精神抖擞的深圳人。

影片中多的是荒凉,光着膀子的男人,破烂残缺的房子,还有很多听不太懂的四川话。看这部**,给我一个震撼,就是中国还有那么多生活看上去并不富裕,可是看上去却很满足的人们。影片的主角“三明”在我看来真的是一个老实吧唧的好人。

不过,影片并没有显示他在那里很好,而是通过身边一些年轻人的言行来衬托他北方人的真实和诚实。影片还有一个特色的地方是中间插放的歌曲,看似好笑的**,其实表现了三峡库区人民的生活已经和以前祖祖辈辈陈旧生活产生了冲突,而这些人,这些男人和女人都在这种冲突中艰难的选择,艰难的改变。影片中,每个人的对白都很简单朴实,甚至用了很多沉默的表现手法来演绎,也许沉默就代表了一切。

故事中有大量的信息,每个人都扮演着三峡工程中特定阶层的缩影。同时,这部电影也不消极,也不盲目反映社会的阴暗面。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有限范围内的主动选择。

无论是三明和工友他们背井离乡去用生命换生存,还是沈红毅然对过去说再见,都显示着他们在这个艰难的社会背景下,努力地把握着自己的命运,带着各自的生活目标,勇敢地走下去。

故事分为两条主线,其一是韩三明从山西来到四川的奉节县(现在应该归重庆了)寻找他16年前花钱买来却又被公安解救后回到奉节的妻子,可是前妻为了还哥哥的债,被迫和船老大外出跑船去了。于是,三明留下来找了一份房屋拆迁工的工作,决定等妻子回来,以便接触到因三峡工程而移民的社会底层。最后,见到妻子的三明打算回老家挖黑煤赎妻子。

另一则是**沈红来寻找因三峡工程而来奉节却两年不回家的花心丈夫,在辛苦找到后却发现和别的女人有染的丈夫对她提出的离婚没有任何挽回,她毅然选择离开。一男一女,一底层一中层,也来找自己的另一半,带着不同的心情走,带着不同的心情走,选择了艰难的追求,选择了痛苦的放弃。

**到处都是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刺激了观众的感官。今昔对比下,奉节作为两千年前刘备向诸葛孔明托孤之地,如今在短短两年内因三峡工程而被迫慢慢地淹没。历史的逐渐沉淀和今天的突变,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变化。

于是各种职业在影片中不断涌现。流氓“小马哥”为了体现类似周润发那样的英雄本色,一次次地帮人去砍人做***。为了生存,残疾妇女开始从事**活动,最后**基地被拆除,被迫离开丈夫到奉节工作。

民工们为了一天几十元钱而挥汗如雨地工作,他们的娱乐无比低俗。这名16岁的女孩没有考虑如何学好,担心是否会有人雇她当保姆赚钱。旅店老板即使大喊自己也有***关系还是被迫丢掉了旅店,住进了桥洞。

他们属于社会底层。没有三峡,他们会做什么?三峡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难道这些就不值得我们思考吗?与他们相反的是沈红遇到的社会上层,当官的,他们的娱乐是天天歌舞升平。

为了讨好上级和来客,花两亿四千万造个大桥,他们和旅店老板一样大喊,但是他们喊是为了用大桥霓虹灯来数“一二三”。为霸的,可以看到某个搬迁户不爽,直接抄家伙过去砍人。国企厂长可以随便把国有资产廉价卖给资本家,而对职工的生死冷眼视之。

即使主人公的另一半反差很大,三明的妻子也愿意回到过去,但没有办法回头。沈红的丈夫不愿意放弃现在的地位,回到过去。他和他的妻子愿意继续被欺负。

不同人物对社会的控诉和反馈是不同的。影片中三明选择的是“好人一生平安”作为他对社会的理解,小马哥采用上海滩的“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来作为自己生命的写照。失学的小男孩用“两只蝴蝶”和“老鼠爱大米”来述说本不该是他这个年龄段对这个社会的理解。

艺人和民工,用苏芮的“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来陶醉自己,忘却或宣泄种种压力。各级领导挥动手臂来宣告三峡工程的到来,而老百姓们挥动手臂来送别自己的亲人,来挥别自己曾经生长的故乡。一切的一切,似乎预示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原来的社会地位不同,而是三峡工程的到来,使得上层的更加为非作歹,下层的更加穷困潦倒,疲于奔命。

三峡工程这个大主题,用社会上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点线来描述,还是相当有想法。

这部电影缓慢而令人沮丧。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胶卷(可能是数码手拍)。导演在刻画人物内心时刻意追求**的全部效果,特别是它的张力,让人感到无助和无助。同时,他也感受到了社会带来的无形压力。这是**的主旨。同时在动态人物描写时,导演非常偏爱采用长镜头,无论用美仑美伦的三峡还是用大片大片荒凉的工地作为长镜头的背景,都突现时代,环境和社会之大,之动荡,而人物之渺小,之无助。

导演很喜欢用时代象征性的“烟酒茶糖”来,刻画人物,交待故事发展,三明和妻子分享“大白兔”,三明带来山西的酒却被拒,沈红独自喝丈夫留给她的苦茶。同样的物在不同时期充当不同的作用,使得影片生活气息强且节奏流畅,影片在如此现实的刻画中,居然加入了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怪怪的。我觉得这个元素应该是导演自己的灵感,就像绘画中的写意或者散文中形式与精神的不经意分离。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导演想给影片增添力量和新鲜感,给观众留下更多的空间。第一个是在韩三明和沈红的故事交接时出现的飞物。似乎时光飞逝,16年和2年,这引出了电影的另一条主线。第二处,出现在沈红晾衣服时,房子对面的建筑物升空而去,也许导演想暗示人去楼空的结局,亦或是沈红某种下定的决心。

第三处出现在三明等待小马哥时,饭店里面出现桃园三结义的京剧“刘关张”,而且三兄弟还在玩弄手机。古人若在现代尚且郁闷无助,三明又该如何呢?之后三明又是如何像桃园三结义那样对待他的兄弟小马哥呢?

这些也许都是暗示,也许就是导演的即性之作。最后一处,发生在三明离开时候,在两个废建筑物之间踩钢丝的人。也许导演暗示三明为了赎妻而不顾性命地去挖煤,就和踩钢丝一样,随时都会死。

也许还想说明人无比渺小,从一个废墟辛苦走向自己认为对的地方,其实可能是另一个倒霉的废墟,就像三明妻子从山西逃回奉节而三明此次又要离开奉节回山西危险的煤矿。这些都是导演随意之处,影片却更加丰满而有新意

导演对高潮部分的描写,还是很有分寸和力度的,多用无声和沉默来刻画。韩三明把小马哥送入他最喜欢的“浪奔浪流”的长江,无声且让人非常感动。工友给三明饯行,听说三明挖煤可以一天赚200元,都想去,但是三明告诫他们煤矿随时会塌,人随时会死,工友们一个个都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那是对生命还是生存的挣扎性拷问。

第二天,为了养家糊口,工友们都随三明一起离开去挖煤,也没有什么语言。无声的行动,就像是对三峡工程带给他们的特殊命运做了一个无奈的回答,无助的反抗。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8

诗人西川敏感到影片在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故里的事情。“这个故里的每一块砖瓦、每一个噪音都是故里,每一句骂人的话都是故里。”的确,影片细致地展现了一个正在被拆迁的故里,它的被拆迁状态(废墟状态)触目惊心,但我总觉得这个被拆迁的故里缺少点什么?缺少什么呢?所谓故里即“某人在此出生并从小生活在此的地方”.影片中的这个地方即“三峡”,具体而言指奉节一带。影片中的故里缺少那在此出生并从小生活在此的“某人”.也许,你可以说,韩三明的妻子和那些本地船工、拆迁工就是这个“某人”,但他们与故里的关系,尤其是与正在被拆迁的故里的关系在影片中空缺(故事的两个主人公都是外乡人)。一个没有“故里人”在其中的“故里”乃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血肉、没有疼痛、没有历史、也没有现实的“风景”(影片中“故里”就不时向“风景”漂移),最多是一些没有切实所指的“空洞符号”(比如废墟)。作为“风景”与“空洞符号”的故里(三峡)乃是影片给我的故里,一个缺乏故里人之切身性的故里。至于西川谈到的故里则更像是诗人心里的故里,一个在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中虚构的、超历史的、类型化的、安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也没有什么可以的故里。影片中的夔门、江水、云彩、噪音、骂人的话等等在诗人心中唤起的是这个故里,他又把这个故里安在了影片中的三峡。所谓“诗意”便由此而来。

观众认为影片的中心主题是“变化”,是大规模的、集体性的变迁。“各种各样的叙事要素围绕着变化而展开,故里正在消失,婚姻、邻里、亲朋的关系也在变异。”因其对社会变迁的展示和对这个世界变迁的思考,影片具有了“史诗的味道”.汪晖的分析与西川的说法一样有启示性,但也有些过头和失当。影片的确展示了变迁,但并没有揭示、暗示这种变迁的意义,即缺乏对特定的社会性变迁的独到理解与思考。就该影片所说的大规模的、集体性的、社会性的变迁显然指的是“三峡移民事件”.此一事件的确给巨大的人群带来了摧毁性的变化,因此,就此一事件来叙述大规模的、集体性的、社会性的变迁乃是影片获得史诗性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影片并没有真正进入这一事件,换句话说,影片没有写这一事件中移民的命运,移民只是一个背景,影片的主人公在此事件之外。如果说影片的主题是变化,那也只是与三峡移民没有直接关系的变化,因此是没有多大社会历史性意义的变化,比如影片中夫妻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背景完全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地方)。至于作为背景的拆迁废墟所暗示的变化因与移民之具体命运缺乏关联而成为空洞的符号。其实,正是由于缺乏对三峡移民事件给移民带来的变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这一现实事件之历史意义的独到思考,致使编剧者诚实地选择了“由外观看”而不是“由内揭示”的策略,这就在根本上放弃了史诗性的可能。对此,编剧贾樟柯说得很清楚:“在做的时候我跟副导演一起商量,我说我们要做一个这样的电影,因为我们是外来人,我们不可能像生活在当地的真的经受剧变的人民了解这个地方,我们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写这个地区。”

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写这个地区就注定了只能写这个地区表面的变化。三峡移民事件给移民带来的最为根本的`变化是什么呢?是移民与故里的彻底分离。那曾经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骤然之间就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摩托仔指着江面说自己的家就被淹没在水底;旅店老板住进了桥洞;色衰的暗娼弃家只身前往广州;因公伤残的工人没有社会保障且只得服从大局迁往广东;活蹦乱跳的小马哥转眼间成了埋在拆迁废墟中的手机铃声;在拆迁中谋生的农民被迫离乡背井去远方找活路┅┅。这些白描式的镜头多少表达了底层民众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彷徨、无助与无奈,但仅仅是“表皮的略过”,与三峡事件有关的现实深度也就停留于此,最后镜头又含混地指向了人生的荒诞与无常:一个划空而过的飞碟,一座纪念塔冲上云霄,一个人在空中走钢丝。“带着摄影机闯入这座即将消失的城市,看拆毁、爆炸、坍塌,在喧嚣的噪音和飞舞的尘土中”,作为一个外来的旁观者,编剧感觉到并刻意想表达的是“即使在如此绝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会绽放灿烂的颜色。”这种诗性信念我们非常熟悉,但如果根本就没有深入“如此绝望的地方”,所谓生命“绽放灿烂的颜色”也只能是空洞的虚构,这就是《三峡好人》的故里诗意。

故里从来就被故里人相信是“自己的”地方,但在此移民事件中,故里断然成了“别人的”地方,故里人被命令放弃自己的地方。命令的不可抗拒性揭示了一个可怕的秘密:故里从来就不是自己的,因为自己没有主宰、保护它的权利。故里只是一个暂时被恩赐又随时可以被收回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才是故里人忘记了的生存真实与历史命运。所谓变化不就是这一不变命运的凸显与轮回吗?就此而言,那变化中的不变者才是变化的根源与命运,而对此命运的思考才具有史诗的力量。史诗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既是描绘社会历史性变化的“史”,更是启示人思考变化之根由的“诗”.《山峡好人》既没有深入描绘社会历史性变化,也没有启示人思考变化的根由,因此,谓之“史诗”就有些离谱了。

影片的现实主义品格是座谈者一致推崇的,对此,我基本赞同,但也有所保留。影片关注现实的意向与善的情怀非常珍贵,尤其是在“大片”逃离现实、背弃良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不过,影片给出的现实还缺乏足够的艺术力量,因为它没有成为启示观众深入理解现实的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中的现实都是符号性的,它表达着作者对现实的理解,也开启着观众对现实的理解。那种用“复杂性”、“模糊性”、“暧昧性”等等说法来搪塞在现实理解上的无能是不可取的。任何严肃的艺术都是理解现实和解释现实的方式,这也是艺术存在的根由之一。现实是一团乱麻,艺术是揭示其内在秩序的方式而不是进一步扭麻花的游戏;现实是一团浑水,艺术是将其澄明的方式而不是进一步搅浑水的把戏;现实有多种意义,艺术要扑捉那揭示真相的意义而不是真假不分照单全收。因此,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尽管这种理解和解释暗藏在对特定现实的虚构与描述中。

在《三峡好人》中有两大现实:其一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拆迁地的背景,比如废墟),其二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无关的现实(两个外来人的故事)。崔卫平说“废墟”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这种说法触及到影片的一种关注或崔卫平本人的愿望,想让废墟成为主角,想关注由之象征的重大现实事件,可惜的是编剧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废墟并未成为主角,只能退为背景,主角仍是外来人的故事。对此,贾樟柯本人是诚实的,“当时我也很矛盾,是以一个在当地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感受这个故事,还是以外来人进入到这个现实里面展开讲,我后来觉得应该以一个诚实的视角进入,所以就采用了两个外来人来到这个地方,可能有很深入的介入,可能有表皮的略过。”贾樟柯在此说到的现实指就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即崔卫平说的“废墟”.那“在当地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显然是与废墟切身相关的人。对当地人来说,废墟般的现实具有切身性,对影片的两个外来主角而言,废墟般的现实则只有旁观性。由于缺乏对处身现实(移民事件)中的当地人(移民)之命运的了解与思考,编剧就不可能以当地人的视角进入当地的现实,不可能对这种视角中呈现的现实进行反思性表达。对编剧来说,选择外来人(看客)的视角显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遗憾,而非应当如此的选择。当然,进入现实的视角可以是多元的,但就重大现实事件之现实性的表达而言,“切身性视角”是最为“基本的视角”,因为重大现实事件的现实性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它所导致的人的现实命运。由于缺乏这一“基本视角”,影片所呈现的就只是有关“废墟”之外部观看的印象碎片,这种碎片能构成现实性和史诗性的要素吗?

“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因背景化而虚掉了,“与三峡移民事件无关的现实”则因韩三明那朴素的善而落实(另一对夫妻的故事也只是一个陪衬)。这朴素的善是变化中的不变者,是小百姓生存现实的最后支撑,也是韩三明妻子未来的等待,这大概是影片中真正落实的现实与感人的要素。编剧所谓“有很深入的介入”的现实其实是他熟悉的后一种现实,那“可能有表皮的略过”的现实恰恰是他不熟悉的前一种现实。就后一种现实而言,它的确是“深描写实主义”,就前一种现实而言,它则是一种“表皮现实主义”了。座谈者谈论的恰恰是前一种现实,所以有些言过其实。

从这两大现实的区分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剧者的优长与限度。早在《小武》中贾樟柯便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天赋:对俗常人生的素朴之善及其现实状态的超常敏感,对视听叙事之细节要素的简要运用,这一天赋在《三峡好人》中也有绝妙的表现,那就是对三明故事的叙述以及对废墟场景与噪音的细描;然而,当贾樟柯试图进入重大历史事件所导致的现实时,他的艺术限度就突出了。《三峡好人》之不如《小武》,就在于它把两种现实机械地拼凑在一起,尤其是把他不甚了解且缺乏深入理解的现实急就地拼接在他熟悉的现实上,使影片中的“现实”成了不伦不类的拼盘。

再看“好人”.影片给我的“好人”似乎没有座谈者说的那么玄妙,他就是韩三明那样的人,那种始终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保有素朴之善的人。其实,三明之为“好人”在他所用的手机音乐“好人一路平安”中就有明确的暗示。写三明式的好人,以及这类好人的品质是贾樟柯的拿手好戏,也是他的艺术所具有的道德力量所在,甚至像“小武”那样坏在其外好在其中的人也是这类好人,至少是西川说的“不饱和的”好人。问题同样在于,将这样一个“好人”与“三峡”所象征的移民事件关联起来是否合适?三明式的好人是超然于特定的社会现实之外的,换句话说,不管你在什么样的社会时空中都可能见到这种好人,因此,他与三峡移民事件没有特殊的社会性关联。尽管三明式的好人有永恒的意义,就象最素朴的善具有永恒的价值一样,但那毕竟是一种社会性内涵稀薄的好人。在特定的社会境遇中,尤其是在重大的社会性事件中,“好人”具有复杂的社会性内涵。面对离乡背井的命运“顾全大局”是“好人”;面对移民纠纷“让一步”是“好人”;邻里有难“援之以手”是“好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好人”;循规蹈矩,“遵纪守法”是“好人”;世态炎凉“重情守义”是“好人”.“好人”的社会性内涵会在重大的社会性事件中变得尖锐而充满悖论,因为你顾全的大局可能有问题,你在纠纷中让一步可能让不义进两步┅┅;你的“好人”之好就得打个问号。还有,在重大事件中,“好人”之“好”也在经受考验,一个日常好人可能会在重大事件中面目全非,“好人一路平安”的日常信念也可能遭到彻底的颠覆。因此,重大社会事件给严肃艺术提供的是这样一个契机:“好人现象”会成为反思个人生存和社会关系的入口,而不是一个预定的出口,这才是高品质艺术世界中的好人!一个与问号关联在一起的好人!

从以上分析可见,《三峡好人》中既没有作为移民事件之象征的三峡,也没有在此事件中的好人,因此,它多少有些文不对题。其实,影片的英文片名StillLife(《静物》)更像编剧要写的东西。正如编剧自己所言,他在“一批又一批劳动者”那“如静物般沉默无语的表情中”看出了“一种被我们忽略的现实”,但可惜的是他没有深入这种现实,而是以外来者(两个主角)的眼光把这个现实处理成了旁观之背景。事实上,影片呈现的正是与这个背景没有必然关联的外来人的现实,而不是三峡的现实,更不是“静物”的现实。但编剧何以要“三峡”?而且还要《三峡好人》?我不知道答案。

也许,《小武》还是贾樟柯的一个高度,要超过它并不容易。当然,我更愿意将《三峡好人》看作超越《小武》的尝试,尽管它还不成功,但这种尝试很重要,因为它在向社会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掘进,更是在大片纷纷堕落的时刻持守艺术的基本责任与良知,因此,我非常认同座谈者的用心。不过,真要让贾樟柯的探索达到座谈者期许的高度,友情呵护固然重要,冷静的批评与苦口的良药也许更重要。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9

一部好电影,不仅要构思精妙,演员也要“专业”,才能做到引人入胜。《三峡好人》在背景处理上恰到好处:民工之间的方言谈话、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表演、真实的移民场景......

这些景象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仿佛置身于影片中。

不得不佩服贾导的胆量,为了让故事真实,他放弃了明星大腕,剑走偏锋,选择了“业余演员”——影片中除了沈红的扮演者是专业演员,其他的群众演员几乎都是当地居民。一句句从“演员们”嘴中说出的方言,不但没有让观众感到不适应,反而烘托了整部影片的气氛,显得更现实。这样的大胆尝试,收效甚佳。

相比沈红,我觉得群众演员更有“演员范儿”。特别是“小马哥”,做人处事真有一副“发哥风范”,让人感受到“江湖豪气”。“小马哥”这一类人,属于当时社会中的“异类”,能力不足的他不努力工作,想走“不平凡”的道路谋生。

从他一开始欺负韩三明,到后来视韩三明如兄弟,不难看出,“小马哥”也是一位“三峡好人”。

贾导对一些小细节的描写更是令人惊叹。

影片中四次出现了“烟、酒、茶、糖”的字幕。乍一看,只是对四种物品的总括,但仔细品味,其实这四个字对应的正是《三峡好人》中的情节。每个单词都是小段的摘要和下一段的开头:

“酒”是韩三明找到妻子哥哥时的场景;“茶”是沈红寻找丈夫时的过程;“烟”代表三明初来乍到寻求帮助;而“糖”则有两重含义——“小马哥”与三明的告别、三明对妻子的告别。这四个字的使用使故事紧密相连,结构严密,引人入胜。

影片中,韩三明与拆迁工人的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工人问韩三明:“你来的时候看见夔门没?

”韩三明摇摇头:“没有。”另一位工人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十元人民币,在他面前晃了两下,带着几分得意地说:

“这十元的后面就是夔门。”夔门是奉节的标志性景点,我回老家时,爸爸曾指给我看过。老实说,这件事连我也不清楚。

韩三明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哦,这是我的老家。”他拿出一张老版的五十元人民币——背后印的是黄河壶口瀑布。

工人们大开眼界,一位工人低声嘟囔了句:“哦,你的家乡也不错啊。”一段简单的对话,把各自热爱家乡眷恋故土的心理活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一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马哥”不幸遇难后,韩三明为他点了三只香烟祭拜。如此不起眼甚至不敬的举动,让我感受到了韩三明的朴实和朋友们的善良。看见“小马哥”的微笑永远定格在黑白相片上,我竟也感到鼻头一酸。

故事的最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平凡结局——韩三明准备和妻子复婚,沈红决定和丈夫离婚。生活是如此的戏剧化,世界是不可预知的,幸福是不能强迫的,我们只是让它和享受每一天。

《三峡好人》的英文名被译为“still life”,意为“仍然生活”。是的,不管生活如何艰难,也要坚强地活着,生活还要继续,遭遇困难时,请在心里默念一句:好人,一生平安。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10

昨晚看完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后已经快到半夜12点了。再一次被深深地感动。我发现一个好的导演会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你去看你所生活的世界以及你自己的存在。我们都活着,呼吸着,行走着,追逐着,以为自己理解自己的生活,其实我们很容易迷失在自己的忙碌中,不仅没有理解身处的世界,连自己的生活都不甚理解。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感谢贾樟柯,在充斥着宏大叙事和娱乐至死的社会气氛中能够坚持自己的叙事方式,哪怕孤单冷清(我问过身边大部分朋友,他们几乎从来不看贾樟柯的电影,甚至很多人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他给了那些想要理解这个社会的人一个更贴近个人经验的角度。在他的电影中,电视和广播中的宏大叙事成为了人物生活的背景,而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和挣扎同电视中恢弘亮丽的叙事常常在尖锐的反差中呈现出一种荒诞感,于无声处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批判。

有一个镜头我印象特别深刻,在《任逍遥》中,一个迷茫到近乎绝望的青年小季因为感情纠葛被一群黑社会殴打了一顿,他带着一帮兄弟准备去报复被好朋友斌斌拦下来,小季扇了斌斌一耳光问:你还是不是我朋友?斌斌推开他说:傻X,他有枪。说完斌斌一转身走到台球桌旁围在一起看电视的人群中,电视上正在播奥委会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宣布后人群欢呼,人们燃起烟花庆祝。

热闹欢庆的气氛越发衬托出两个青年的迷茫和困惑,让我想起在鞭炮声声的除夕夜一个人漫游在落雪街头的祥林嫂。申奥成功的荣耀不能安慰那个被黑社会欺负的青年,群体的欢呼只能加剧他的孤独和苦闷。贾樟柯的电影把人从集体中解救了出来,我们看到的是鲜活的个体,个体的喜悦和沉痛都无比真实。就凭这一点,他已经把其他的那些所谓的大导演甩出去不知道多少条街,也赢得了我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激。看他的电影不仅帮助我理解这个社会,也使我逐渐发展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眼光看待人。从他的视角中我看到了生命存在的尊严和诗意。当然他没有故意美化人,他的电影中充满了人性的软弱甚至龃龉,正如他自己说的,他追求生活的真实,不回避现实的粗粝。

可是在粗粝的背后他也呈现出生命本身的尊贵和可爱。这不紧让我想到帕斯卡尔的话:人因为能够认识自己的可悲而高贵。从一定程度上说,我觉得贾樟柯电影呈现了人可悲又高贵的存在。

从《小武》到《站台》,再从《任逍遥》到《三峡好人》,贾樟柯一路忠实地记录着被主流媒体忽略的底层小人物在社会变革中的疼痛和茫然,以及对苦难的隐忍和承担。贾樟柯说他想用电影关心普通人,用镜头的凝视来表达关怀。我很欣赏他这种平视小人物的电影姿态。这种平视的背后有他对人的怜悯和敬重。他说路上每一个行走的生命个体都会带给他真挚的感动,甚至是一缕疏散的阳光,几声沉重的叹息。他的电影中的确弥漫着这种带有悲悯的诗意。他常常用一个安静的长镜头对着一个在默默承受生活的小人物来表达真挚的关怀。在《三峡好人》里一个因工伤断臂的工人和妹妹讨公道未果后,妹妹推着自行车和哥哥沉默地站在大太阳底下,镜头对着他们有好几秒。他在用电影替失语的群体发声,我想,对受苦的人来说,他的苦痛被人看见就是一种安慰吧。可怕的是契科夫的小说《Misery》里那个失去独子的车夫,没有人在乎他经历的痛苦,他的痛苦打扰到了别人岁月静好的生活,所以人们对他的苦痛避之唯恐不及。昨晚看完《三峡好人》后看了一篇豆瓣的影评,里面说他去看首映发现偌大的放映厅里只有十来人,而且当天票价还是半价。而全价销售的商业片放映厅总是人满为患,他不禁感慨:Whyarepeoplesoblind?我想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自己的生活岁月静好,哪管别人的世界兵荒马乱。而且,哪怕自己的生活也不乏沉重,看电影就是要遁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暂时逃避现实的乏味,怎么会喜欢观看比自己的现实更沉重的现实?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为了圈钱而粗制滥造的商业片也能够进入院线,吸引大群的观众,而真诚的关注当下的作品却无人问津了。在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胖子和婷婷一起看了一部严肃的电影,看完后婷婷说她觉得太严肃了,胖子说可是现实的生活就是这样有悲有喜的啊。婷婷反驳说如果电影中演的是人真实的生活,那过生活就好了,干嘛还要去看电影。胖子说他的舅舅告诉他电影发明后,人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因为人自己的生活经验有限,电影拓展了人的生命体验。他还说世界上没有一朵云、一棵树是不美丽的,人也应该一样。好像作家三毛也说过阅读使她多过几度的生命这样的话。我想,不论好的电影,还是文学,都是一种分享生命体验的媒介。既然孤独是人生命的一种常态,那么艺术就是一座座连接孤岛的桥梁。如同贾樟柯在一篇文章里说的,拍电影不是为不朽,是为了可以在里面哭泣。

三峡好人观后感 篇11

看了我极为期待的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在我的感觉里,贾樟柯将会是抗起未来后中国电影大旗的人物。因为在这个商品喧嚣,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张艺谋走上歧途且并不自知反以为荣,陈凯歌和冯小刚也纷纷想要借“商业大片”这资本主义的产物来“救济”我们社会主义的粮食的时候,比他们晚一代的小将贾樟柯终于坚强的站在了“是”与“非”的桥头堡上。他知道,在中国,商业大片虽然能挣到金钱,可那真内的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骨子里的东西不是金钱,而是粮食。那么我们的粮食从哪里来,哪里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粮食?是我我们的最寻常的井市底层。

贾樟柯在这个背景之下拍摄了本片,不过他的侧重点是外地人的寻找,而不是当地人的失落感。本片中两条线连接,两个主人公各自寻找着自己家乡的人或者本来应该属于自己家乡的人。当地人没有了家的感觉,而有家的人却来寻找不要家的人。人物与人物之间存在微弱的联系,一是两者都是山西人,二是男人打工的头是女人寻找的丈夫,但是两人并不认识。

电影的元素依然是贾樟柯一贯的风格,流行歌曲,电视新闻,弱势群体,破落的地区。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虽然贾樟柯已经走出山西,走出世界,但是他所关注的对象主要还是山西人。只不过《世界》是把背景设在大都市的北京,《三峡好人》则安排在人心惶惶的三峡地区。只不过他不再只把人物囿于山西,以山西人,山西环境刻画人物心理和人物命运,只不过他已经一步步安排,从《任逍遥》以后他镜头下的山西人必定走出山西,他关注的是山西人在中国这个大地理范围内能不能逍遥。

只是在本片中没有给出逍遥自在的答案,却透着一股潇洒之气。男主角韩三明对前妻说,我会带你回去的,等着我。女主角说,我们离婚吧。这样的坚定的,充满信心的口气,在贾樟柯以前的作品中是见不到的,以前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都是犹疑不决,不知所措,有一招没一招的活着。

本片只是利用了三峡建设过程中当地人的心理变化跟主角人物有相通之初,并且把人物放在三峡大坝边才有了很强的时代感。韩三明带着在三峡认识的朋友一起回山西挖煤这样的结局显然也是结合了那几年矿难频发的时事。

这样的潇洒就让人感觉有一点“悲壮”,这些农民工就像三峡地区的人们一样过着“流浪”的生活,因为到哪里他们都没有家的感觉,而且有可能就是有去无回。某报说去年韩三明在某国得最佳男主角时还在家乡挖煤,现实跟电影结合丢失了潇洒感,突出了“悲壮”感。题外话,我跟朋友今年一起重温本片时,朋友好奇,给影片中韩三明的手机号发短信,对方回信说,“谢谢”。但没有说自己是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