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资治通鉴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8-23

资治通鉴读后感集锦8篇。

我们怎样才能撰写出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在作品中,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作品的优秀程度。读后感可以理解为看完书或者听完书的感想,读完书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关于与“资治通鉴读后感”相关的议题是本文的主题,分享可以使我们之间的联系更加亲密!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1

读书明理,循序渐进

和几个朋友聊天,我们都抱怨工作很忙,不是出去参加社交活动就是加班。我们根本抽不出时间读书。其中一个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调侃地说道,让我这个“知识分子”给大家讲一下我是如何阅读的,而且指定让我给大家讲一下,我是如何阅读《资治通鉴》的。虽然他们知道这是一本好书,但他们不能读,因为它太多,太难了。

我于2013年4月份购买了一套中华书局出版的文言文版的《资治通鉴》,断断续续花了2年时间才勉强全部看完。生活中的幸福和艰辛,如鱼水自知。我们知道,《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将近300余万字,历时19年才完成,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面对如此一本皇皇巨著,如何阅读?我想这对很多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个问题。就拿我个人的阅读经历来说,要想较好的阅读这样一本皇皇巨著,并有所收获,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正心。何谓正心?就是要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阅读,不能抱着功利心去阅读,希望通过阅读《资治通鉴》,学习历史人物的圆滑世故、谄谀献媚,从而在现实中加以运用,这是不可取的。

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抱着一种享受的心态去阅读《资治通鉴》,没有任何功利性,通过原原本本读原著,享受阅读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不失为一种快乐。

第二,要耐心。何谓耐心?就是要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去阅读。

《资治通鉴》全书有294卷将近300余万字,如果没有一个阅读计划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想要把这样一本皇皇巨著阅读完,基本是不可能的。当然,阅读计划并不是说每天都需要阅读一卷。 它是如此的紧凑,贪婪和快速,而且很难持久,更不用说体验阅读的快乐了。可以每天抽出个把小时,很悠闲、很快乐的看,而不是作为一种负担,我想日积月累,自然也是能够阅读下去的。

第三,要细心。何谓细心?就是要带着思考去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赶任务”、“求进度”,更不能简单的“不求甚解”,应该主动的去想、去思考、去体会,针对某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联想,举一反三。对于文中的精彩部分,还可以抄录下来,反复阅读,加深印象,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要虚心。何谓虚心?就是要抱着一种敬仰的心情去阅读。

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些人,一提到中国古代的东西,比如政治制度、经济建设等方面,第一反应就是封建**、贫穷落后,这是很不可取的。首先要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然后在泛读中进一步证明。阅读《资治通鉴》,就要以当时的思维和方式去理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虚心的接受作者的观点,然后通过甄别,学以致用,我想这才是一种正确的阅读方式。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2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思是说老人经历得多,经验丰富,他们的话对我们是种警告或是启示。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淘沙,沉淀下来的像《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书,就是一个个不开口却满腹经论的老人,不但教育影响着我们的祖辈,也同样让我受益匪浅。

——题记

提起《资治通鉴》,很多人都以为它神秘莫测,当我走进它,才知它是如此亲切。当然,我读的不是原著,而是现代版的臧瀚之译本。

这本书是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一部编年史。把从周朝到隋、唐、宋发生的重大历史故事都写了出来,在《资治通鉴》中,各个故事都很吸引人。里面的好多人物让我束然起敬,如勇士荆柯,求贤若渴的刘备、聪明机智的诸葛亮、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等等。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毛遂自荐》这个故事里的毛遂了。

这个故事讲的是公元前258年,赵国被秦国围困,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平原君要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的门客一同前往,挑来挑去还差一人,这时,一个叫毛遂的门客勇敢地推选自己,并凭着机智,威胁楚王,使得楚王答应联合抗秦,解了邯郸之围,毛遂也因此被平原君奉为了上宾。

读书,我不禁想起去年。

去年市里举办了一个“豪成杯新概念作文比赛”,每个班要上交两篇作文去参加比赛,我们班是刚刚重组的,老师对我们不很了解,怎么也选不出两个人,看到老师一筹莫展的样子,我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说:“老师,让我试试吧!”老师听了,高兴极了,就同意了。

于是,我不懈努力,多次修改作文,顺利通过预赛,在现场赛的决赛中,沉着冷静的写作,取得了市二等奖的好成绩,不仅为自己、为班级争了光,还令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

原来,我的这种行为是自愿推荐的。我禁不住有点骄傲。哈哈!以后如果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没有“伯乐”相中我的话,那我就不妨多来几次“毛遂自荐”!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3

以前家里就有资治通鉴这一本书,闲来无事翻翻看,也是有些感悟的。

我记得有一位著名学者说过,唐太宗是通过玄武门政变登记得。玄武门政变与他正式登基还有一定距离,但自从玄武门政变成功后,他实际上控制了政权。

掌权以后的李世民如何对待过去的敌对势力,这在当时是一个头等大事,因为天下都在观望。李世民及时采取了和解政策,把以前的敌对势力都集中起来,化敌为友。其中,收编魏征,意义重大,不仅充分显示了唐太宗的宽阔胸怀,更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埋下了重要伏笔,因为没有魏征贞观之治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资治通鉴》的记载却十分简单,不过如下一些文字而已:

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危惧,征举止自若,对曰:

“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

这样的一段文字,李世民与魏征两人的对话只有两句。李世民一句问话,魏征一句应答。李世民在提问前有一个铺垫,证明魏征的回答是真的。

魏征回答之前有一句铺垫,是描写当时气氛紧张,别人都替魏征担心而魏征举止自若。魏征回答后,李世民改变了态度,立即任命魏征为新的职务。魏征显然也接受了,只是没有必要达。

唐太宗态度的如此变化,也有一句解释,叫做“世民素重其才”。但是,如果素重其才,为什么开始的时候气势汹汹呢?

因此,要了解李世民与魏征关系的变化,就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史书叙述时,在文字背后隐藏着多少历史信息。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很难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来了解历史的真相。

要正确理解这段记录,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

魏征是李建成在东宫工作人员的核心成员。他的官方职务是由王子洗马。洗馬是東宫经贸局局长。从五年级开始,他专门管理東宮的书籍,经常要和王子讨论知识文章。在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斗争的过程中,魏征似乎是主张对李世民采取极端措施的人。

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秦王府的人有一个东宫、齐王府左右百人名单,准备杀掉。后来因为尉迟敬德的坚持,没有实施。魏征应该在这个百人名单中。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召见魏征。对此记载最多的是《资治通鉴》,时间是六月十二日。李世民召见魏征,对他进行了指责,说:

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听了李世民的问话,“众为之危惧”,大家都为魏征感到恐慌。没有想到,魏征“举止自若”,很坦然地回答说:

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他没有争辩,但说,因为他的计划没有被李建成采纳,李建成有今天的灾难。魏征甚至这样说,我想,在场的人一定更吃惊了。

但是,李世民的举动却很反常,他不但没有继续追问,反而“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为什么呢?《资治通鉴》说是因为李世民平素就看重魏征的才干。

这段记载,让人很费解。为什么李世民开始咄咄逼人,然后突然改变了态度?为什么魏征傲慢却不逃避责任?

他为什么敢说劝前太子杀李世民?而为什么李世民又放过了他?

要想了解这个简短对话的玄机,首先必须明白李建成与李世民斗争的两个根本问题:第一,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本质上是对最高权力的争夺,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所以他们两人才是关键,其他人都是附庸而已。追究属下的责任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这样的斗争是别人不能挑起的。这是斗争的性质。第二,这场斗争的成败取决于手段。简而言之,最终结果取决于谁先开始。

先下手为强,是基本原理。李世民先下手,结果胜利。李建成没有先下手,所以失败。

这是斗争的手段。

我们再来分析李世民与魏征的对话。

李世民上来气势汹汹,让大家很害怕。“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关系?”

魏征呢?他根本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使李世民**的态度变得空洞。为什么魏征不回答这个问题呢?

因为这种斗争的实质是最高权力的斗争,与他人无关。李世民的问题是拨开浑水,探寻魏征的底线。例如,如果魏征回答说没有分离,或者说你们的关系不能分离。

那都会围绕第一个问题展开,而那是很危险的一个问题。因此,魏征没有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而是直接问了第二个问题,这就是这场斗争的手段,即谁先开始,谁赢。魏征说:“我曾经提出过同样的方法,但是前王子不听我的,所以就有今天的结局。”。

魏征这么说,表达了两个态度十分重要。第一,我对这场斗争有清醒的认识,第二,我对秦王殿下很钦佩。魏征直接谈到斗争手段问题,表示他在秦王以前就有先见之明,认识到先于秦王采取绝对手段的必要性。

就此而言,李世民是占下风的。因为同样的手段,魏征先和李世民早就想到了。作为谋臣,这其实就是最重要的才干。

古代的历史著作,从来讲究的是言简意赅。深入文字背后,尽量多地掌握有限文字背后的历史信息,不仅对于专业人士研究历史意义重大,即使是爱好者,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是很有益的。尽量回到现场,感受现场的气氛,了解问题的背景和核心,不要放过文中表达的小词大义。这样,可以看作是提高历史书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重点,真的是在“鉴”上啊!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4

坦白说,《资治通鉴》是高中毕业后,老师给推荐的书目之一。

记得我当时就去了书店,果断买下。然后,把它堆放在了书架上。

再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今年假期闲来无事,觉得读这种高大上的书,应该会让人不一样吧!

就是出于这样似乎很好笑的理由,我翻开了它。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

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所取材料除了正史以外,还有不少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别传……周密而完备。

与司马光合著的刘恕、范祖禹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甄选了大量的资料,然后交给司马光挑选要点,编辑程度,做初稿。【wWw.sq158.CoM 申请书范文网】

这样,在保证整本书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使独立的资料系统化。

其实读了几页之后,最想发出的一句感慨是:“不认识的字好多啊!”

于是,一本大字典,一支黑中性,一支记号笔,成了我读《资治通鉴》的标配。

由于本书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所以并非一部单纯叙述历史事件的书,而是有很强的政治功用。

那么一个我频繁看到的点就是:德的重要性。

1仁德之心是谓德

臣光曰: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比如在智宣子选择继承人时,智果建议说,拥有五贤的智伯不如拥有仁德之心的智宵好。

2善于纳谏是谓德

长平之战,赵王不听平阳君赵豹的建议,坚持接受韩国献来的上党,结果得罪了强大的秦国;后又不听虞卿的意见,坚持与秦国求和,而不去拉拢楚国、魏国,使自己落得孤立无援的境地;又中范雎反间计,不听众人劝告,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大将。不善于纳谏的赵王,落得惨败下场。

3爱民如子是谓德

赵襄子因拒绝割让土地给智伯而招致祸患。

在逃跑的过程中,他的追随者问他去**。他知道大儿子的城市很近,城墙又坚固又厚,邯郸市的仓库也满了,这也是一个可以去的地方。但他更知道,那里的百姓不会舍生入死为他坚守。

最后,他决定按照前任的指示,前往晋阳(政治上明确的地方,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果然,这里的人和他同舟共济。即使他们吃尽了苦头,也没有反抗的念头。

君舟民水,水能载舟。爱民如子,民就会拥戴。

同样的,即墨之战中,燕**队长驱直下。燕国将军的军乐决心肃清纪律,禁止侵掠和掠夺,拜访齐国的高级隐士,对他们以礼相待。不仅如此,还放宽人民的赋税,革除苛刻的法令,齐国人民都十分喜悦。

经过这一系列举措,齐国接受燕国封号、领取俸禄的有二十余人;接受燕国爵位的有一百多人。六个月内,燕军占领了齐国70多个城市,并设立了郡县进行治理。

德行是个好东西,三观要正,人心要善啊!

除德以外,进与退的微妙关系也被成功地演绎着。

晋国三家向天子请封,天子批准了,那么奉天子之命成为诸侯的他们,就似乎没有**不对。但如果皇帝不把他们封为侯爵,就会有贤明的侯爵来对付他们。周天子此时退这一步,不是天高地阔,而是万丈深渊啊,这样一来,不是晋国三家破坏礼教,而是周天子自己坏了周朝礼教了。

这样说来,退一步,是不对了?

用芈月的话说:对,也不对。

让我们一起看看肯吃亏并非痴人的韩康子,在他被智伯逼迫割地时,听从了段规的劝说,割地给智伯,使自己免于并转嫁祸患,从而能静观事态变化。

人生似乎就像这些故事,没有套路可言。

因为我只是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我总觉得心里有些东西需要整理,所以我来这里分享我的经验。

那么精彩处,回见!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5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时期,历来的帝王用人一般都是讲出身、看门弟、任人唯亲的,但是,也有个别皇帝选用人材时不是这样,而是一反过去的那种做法,不问出身门弟、不管年龄高低,唯才是用、破格提拔。这个皇帝不是别人,只是汉代的皇帝!

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十月,在汉武帝登基不久,便下诏全国招揽人才,即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且他亲自策问这些人才之古今治国之道,当时来应对者有一百多人士。不久,汉武帝就在这些对策人士中破格提拔重用了不少人,下边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汉武帝破格提拔录用一些人的身世和基本情况,由此可以看到汉武帝用人的宽容大度、唯才是用的优良风格:

在这次对策会上,董仲舒[注一]就表现非常突出,汉武帝对他的“独尊儒术”非常感兴趣,随即就把董仲舒任命为江都相。同时,会稽人庄子得到汉武帝的青睐,晋升为中士。

随后,汉武帝又破格重用了吴人朱买臣、赵人吾丘寿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淮阴人枚皋、济南人终军等人。

朱买臣[注二]当时家庭穷得叮当响,一直以砍柴卖柴为生,真是可以说,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他老婆也因他穷酸如此,还整天读书不止,非常反感,便一气之下回娘家了,和他分手了,又另择他人而嫁了。大家想一想,就这样一个穷光蛋的朱买臣,由严助推荐,被汉武帝拜为中大夫,当时年龄也五十多岁了。

后出任会稽太守,与横将军韩说等击东越叛乱,后征为主爵都尉。数年后,因犯法免官。后复为丞相长史。

可怜的朱买臣对汉武帝来说是如此重要。我们不能不说汉武帝的用人之道并不简单!

司马相如[注三],一直没有当过什么象样的官职,基本上是称病免官在家的。司马相如曾游梁,为梁孝王**。孝王死后,又归蜀,在临邛以琴挑逗和勾引卓王孙新寡女卓文君,随后就与卓文君私奔成都生活,因为,司马相如家庭实在太穷了,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也,没有办法,他和卓文君又返回临邛,夫妻以卖酒为生。

其实,司马相如心肠不好。他想通过卓文君得到她父亲的财产。由于卓王孙看到自己的女儿在大街上和这个穷秀才每天一起卖酒为生,实在丢他家的人了,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大笔财产分给女儿,叫他们两个人以后再也不要在大街上卖酒了,去过无忧无虑的富人生活吧。当然,这是司马相如的初衷!

按西汉时的封建观点来看,这个司马相如也算得上是一个“小流氓”了,由于他辞赋写得好,汉武帝也非常喜欢他,并一度时间也重用过他。从这点上来看,汉武帝这个人在当时的情况下竟敢用这样一个有些“流氓习气”的司马相如的确是要有勇气的啊!

东方朔[注四],这个人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他上书自荐,汉武帝约他见面后,一看此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材,又能言善辩,就被任为常用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常以正道讽谏汉武帝,经常能让汉武帝由生气转为欢笑,当时被视为“俳优”。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个人也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也是一个不太严肃、甚至是又爱“嘻嘻哈哈”的人,但是,汉武帝认为“人无完人”,仍然择其长处而用之,汉武帝在用人的问题上的确是做到了“去其所短,择其所长”,汉武帝在用人方面够大度、够宽容了啊!

枚皋[注五],生卒年不详。枚皋十七岁时,他上书梁共王,得召为郎,后被谗遇罪,逃亡到长安,刚好遇到大赦,武帝竟拜他为郎,使出匈奴。枚皋不通经术,与东方朔一样诙谐调笑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当时也被视为“倡优”。

大家看一看,一个刚刚被释放的犯人,汉武帝也不嫌弃其前错,而一举使用,这在当时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恐怕做不到这样吧?

终军[注六],生卒年不详。少年时好学,年十八岁便被选为博士**,以善辩异兽奇木,奏对合宜,甚受汉武帝的赏识,很快就被任命为谒者给事中,又擢升为谏大夫。后来,他奉命派使者前往南越,劝说南越国王服从汉朝。

越是反对派,派军队去杀南越国王,他也被杀了。死时年仅二十余岁,时人称之为“终童”。终军只是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既没有过高的学历,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汉武帝不顾旧俗所束缚,也不以年龄为界限,竟然就敢破格录用年轻人终军的做法,恐怕我们当代的人也很难做到这样的吧?

汉武帝这个人在提拔用人这个问题上,有时倒是非常善于听别人的意见的。例如,刚被魏其侯窦婴丞相和武安侯田蚡太尉推荐为御史大夫的赵绾上任不久就向汉武帝推荐他的老师申公,汉武帝随后就派人带上锦帛玉璧、安车驷马去迎接这位申公。当时,申公已经80多岁了。汉武帝仍称他为太宗大夫。

汉武帝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材啊!

公孙弘[注七],少年时曾当过狱吏,因罪被免。这个人的家庭也很穷,他一直以放牧为生。直到年四十岁了才开始学习《春秋》杂说。

汉武帝即位后,召试贤良文学之士,他以贤良征为博士,时年龄已有六十岁了。此人身行俭约,轻财重义。善辩论,熟习文法吏事,拜为左内史,数年后升为御史大夫。

在元朔,他代表薛泽当了丞相,最后成为平津侯爵。我们看一看,一个年龄已在六十岁的老人了,汉武帝竟然不嫌弃他年事已高,仍然破格重用他的才能,的确不容易啊,恐怕我们今天的用人部门也会对此汗颜的吧?

另外,一个叫辕固的齐国人,当时已经90多岁了,也被汉武帝征用了!太令人难以想象了吧?

临菑人主父偃[注八],早期曾游于齐、燕、赵之地,都没有得到别人的厚遇和重用,而且还经常受到一些读书人的排摈不容。主父偃家境也很贫困,连向别人借点钱也都没有门路,无人给他借贷;实在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了,他就西入长安上书朝廷,他早晨上的奏折,晚上汉武帝就召他入宫相见。汉武帝认真听了他的“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汉武帝听了他的一番引经据典的高论之后,深受感动,恨相见之晚,对他一年之中连升四级。这就是汉武帝如此珍视人才的用才之道!

汉武帝不问出身门第重用人才的例子很多,但最让我们难忘的例子就是破格重用两个人:卫青和霍去病。我们都知道,卫青是私生子,是家奴。

但是,汉武帝看到卫青英武勇敢,特别是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机智勇敢,打得匈奴落花流水,最后就拜卫青为大将军、封为长平烈侯。还有霍去病,出身也非常低微,也是一个私生子,就是因为能攻善战,特别是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功劳显赫,最后也被拜为骠骑将军、大司马,封为冠军侯。卫青和霍去病两人是舅甥关系,都是私生子,出身都是非常卑微,都是别人的家奴。

但是,汉武帝在重用和破格提拔他们两时都是以他们的军事才能来选拔的,并没有考虑他们的出身低下、又是私生子而摈弃他们。

由上可见,汉武帝在用人方面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一位皇帝了,也是最不看重出身门第、年岁高低,只要有才便破格任用和重用人才的一个皇帝了——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屈指可数的一个了不起的皇帝了!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6

有些惭愧的说,作为一个高中生,我居然没有怎么仔细阅读过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无法由衷的感触些什么.但当我通读过《资治通鉴》后,我发现心中竟不住的汹涌澎湃.那些历史情节,仿佛历历在目.

《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着,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

这就是品质,它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对我们的生活不可或缺。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期是一个崇尚诡计的时代,数百所学校大量涌现。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破坏力最大的是反图。反阴谋有多种形式,但它无一例外地针对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

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在长平的第一次战役中,赵为范却与对方作战。赵括取代了廉颇,甚至为秦坑杀了40万人。历史实实和对策联系在一起的太多,肯定会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

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人性总是疑心重重。

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虔诚王子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

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

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因此,通过阅读历史,我们不仅可以增加个人历史知识的储备,还可以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事件,从而的储社会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发展的结论。因此,读史提高了我们分析社会事件的能力,使我们看清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方向,帮助我们把握时代脉搏,取得巨大成功。这就是唐太宗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7

谦和与谨慎

——从《资治通鉴》中学人生的智慧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乃《资治通鉴》宗旨,故偶尔闲来无事,翻开《资治通览》,品味历史,不求以达治国平天下之大志,仅为提升自身修养,为人处世力求无愧于心,乃吾此生宿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是耐人寻味的哲言;“凡事都需得研究才会明白”,鲁迅先生同样教我们要重视历史研究;毛泽东书柜中最多的书籍并非是《孙子兵法》之类,而是历史书籍,其中《资治通鉴》是他研究、批注最多的一部,读《资治通鉴》的益处可见一斑。

研读此书,所获匪浅,然而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会我为人处世必谨记谦和与谨慎的道理。

书中开篇不久便讲到“三家灭智”的故事,智瑶狂妄地当着韩、魏两家说:“汾河、绛河原来可以像晋水淹没赵一样淹没你们两家啊!”结果却是赵魏三家联合灭亡了智家。

而楚国春申君听信小人佞言,利令智昏,希图权贵,结果被自己扶植起来的人杀害。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处世之人一旦狂妄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做一件关乎终身成败的大事而不能谨慎的从事同样必将自取灭亡。

“满招损,谦受益”,自己满足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这虽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却是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做到谦虚,个人就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唐朝之所以有谏臣魏徵与唐太宗谦虚的态度,博大的胸怀是分不开的。贞观之治是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以谦和的心态应对他人的劝谨谏。

由此审视我们的现实生活,会发现,不管怎样,不管处于何时何地,面对何种境遇,谦和,是不变的法则。性情急躁,或狂妄自大,且可逞一时之快,却可能为日后灾祸种下了因果。而谦和忍让,即使此时心中稍有不快,但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许一时的退让,是为日后的前行创造更好的机遇。

抬起头是一种境界,低下头是一种信念。有人把头低下是因为想看清脚下的路,永远仰望高处而不愿低下头来看清路下的障碍的人,有很大的可能会在自己最有把握的地方乱了方寸。谦和地笑对自己和别人,不要对自己太苛求,非得要达到目的才肯善罢甘休,要有修养地审视自己;更不要对他人太苛刻,一丝一毫的过错都不肯放过,要有涵养地看待别人。

智者的冷静,勇者的思索,胜利者在顺境中对自重的感悟,强者在逆境中对自尊的信任,谦和是一种沉默的威信,谦和是一种飘逸的远见。谦虚告诉我们用个性去支配希望,用谦虚去选择未来。当我们面对自己无法忍受的事情,即将要发脾气时,请想一想司马迁忍辱负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军师孙膑装疯卖傻,战国名将伍员奔吴,六相苏秦尖锥刺骨…一个个忍辱负重而成功的例子……他们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挫折、打击、困难……在身心、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在长期的煎熬中度过。

忍辱负重给予人的不光是克服了当前的困难挫折,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赢得了一个坚强的意志力,为战胜未来的艰难险阻准备了利器。韩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视之”——

盯着那个流氓看了好久——思想斗争激烈,最后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牺牲了眼前的荣辱。韩信选择了忍耐,选择了帮助刘邦打拼世界事业,选择了未来的王子。“忍辱负重”——成功让你必过的一关。

想想这个,试问,世间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但面对当今社会,虽然存在种种不公,但我们应该知道,如果离开这个社会,我们还能活下去吗?那样的话先别说生活与实现任何的需要,就是仅仅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所以,面对社会,我们还是应该怀着一颗谦和的心。平凡但懂得感恩,对社会的感恩。淡泊中,不忘对别人的感谢。

再说谨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倾向。持这种态度的人,会考虑事物的整体和细节,认真评价利弊,反复思考自己的决定和行动的结果。他们往往深思熟虑,注重长远和实质性成果,远远超过短期和表面利益。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王翦灭楚”的故事,兼能说明谦虚谨慎的重要。秦王打算灭楚,问王翦所需兵力,翦答:“非不可,”秦王又问王翦的儿子,答曰:

“二十万足矣,”秦王高兴地说:“后生可畏啊!”于是翦子率兵出征,结果大败而回,秦王马上陪礼道歉,请王翦率倾国六十万大军出征。

出征前王翦向秦王提前要索要赏品,田地、宅院、美女、丝竹管弦之乐等应有尽有。秦王笑而应之。出征后王翦依旧常常催要赏品。

最后王翦灭楚后解甲归田颐养天年去了。王翦杀了楚,做了两件大事,体现了他谦虚谨慎的作风:一是要兵,二是要物。

一员老将久经沙场深知深入敌人纵深作战的危险,楚国广袤,加之人地两生,要兵六十万一点都不为过。这正与年轻人气火旺盛、牛气冲天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谦虚之处,正是他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归国后王翦亲信问起原因,王翦说:“大王委全国兵力于我,虽说是对我的信任,但不免有所担心,我频繁的索要赏品并不是我真的需要它们,而是向秦王表达我要解甲归田的意愿,这样才能让秦王对我放心。”历史上多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敌破臣亡”的悲剧——韩信、文种、伍子胥、乐毅,悲惨的结局历历在目。

而王翦却可以做到功成身退,善始善终,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为人的谦和、处世的谨慎。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谨慎谦虚”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而三国中的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意思是:“你用刑太严,甚至有时杀错人,又每日鞭打犯错误的军官,打完之后又把这些人安排在身边,一点防备也没有,这样下去必然会惹祸上身。”但张飞始终没有醒悟,不幸被刘备言中。

回顾我们的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倒下,但为他人做事要谨慎同样重要。李嘉诚三岁时,家里情况很糟。后来,他父亲病得很重,不久就去世了。刚上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辍学了。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不能不帮母亲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一位茶楼老板看他们可怜,收留他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堂。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李嘉诚也抱怨过自己命不好。直到一次偶发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为太累了,他值班时不小心把开水泼到地上,溅到客人的衣服和裤子上。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没关系的,我看这孩子挺有出息的。

只是以后要记住,做什么事都必须谨慎,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呢?”李嘉诚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间,之后,他把“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有人认为他过于保守,但他认为这是经商必备的素质,即审慎和远见。

直到1992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中,他以38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列第35位,成为全球华人中的首富。

诚然,谨慎常常给我们带来好处,是一种优秀的生活品质,但如果我们过于谨慎,就会造成问题,比如失去机会。三国诸葛亮手握重权,性格谨慎,但却事必恭亲,鞠躬尽粹,落得“出师

未捷身先死”的结局。曾几何时,萧何推荐韩信,管仲推荐城父王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诸葛亮手下却没有韩信、城父、所以功业堕败。

”这是最公正的评估,问题不是没有名将,而是没有伟大的统帅。诸葛亮身兼将相,而过分谨慎的性格,跟军事必然要有的冒险精神,互相冲突。他培养的**人,都是保守有余,进取不足,使我们徘徊扼腕,无限痛惜。

诸葛亮认为子午谷的战略太冒险了,但魏延并没有盲目冒险,而是正常冒险,因为对手只是夏候懋;如果对手是司马懿,一旦军队进入了子午谷,那就是地狱。所以魏延的大战略一旦被否决,便永无再行的可能。从此,曹魏王国安如磐石,诸葛亮的出兵祁山,对曹魏王国的伤害,不过是隔山打牛,徒消耗士卒性命。

诸葛亮的错误决策,由于他天生的谨慎性格,使他追求一切。偏偏军事上没有万全,所以他用尽力,不能寸进。魏延是当时名将,而终于英雄无用武之地,被驱逐到错误的地点,打绝望的战争,而最后还被诬以谋反,死在自己人刀下。

从《资治通鉴》的几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谦虚谨慎的生活,可以使道路更加顺畅,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烦恼,这是人生的智慧所在。但是,我们应该记住采取一个好的措施,因为如果我们过于谦虚和谨慎,我们往往会使去成功的机会。

资治通鉴读后感 篇8

我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看到网上一篇摘自《资治通鉴》的故事《荆轲刺秦》,我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爸爸说《资治通鉴》里有好多这样的历史故事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借来这本书,如痴如醉地看着,简直是爱不释手。

终于花了二十天的时间看完。看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时十九年才完成的编年史巨著,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编写而成,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这本书中记载的故事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就像“前车之鉴”,可以让后人更好地治理国家,因而将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通过敏锐的观察,生动地讲述了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如荆轲、秦始皇、绥绥、鸿门宴、七步诗等。这些故事的思想内容非常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尤其那些爱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壮烈故事,更是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

荆轲在秦国侵略他的国家燕国的时候,挺身而出、临危不惧,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后虽然刺杀秦王不成功,英勇牺牲,但是他那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人们,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美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资治通鉴》里许多故事深入浅岀地给我们阐述了治国之道,处世之道,从中我们不仅能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且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里面有个故事《贤臣魏征》,讲述了魏征不阿谀奉承,敢于实事求是,直言忠谏,毫不客气地给唐太宗李世民提意见,出谋划策,唐太宗认真听取了他的意见,使得唐朝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唐太宗也因.此成为“千古一帝”受世人称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治国理政中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和看法,尊重人才。难怪毛泽东这一代伟人一生读了17遍这本书。事实证明,这本书可以为国家领导人提供许多治国方略。而且传说历史上出现这样一个巧合,那就是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一天他们两人在公园散步偶然碰面,发现各自手中拿的书都是《资治通鉴》。

可见这本书是多么重要呀!

《资治通鉴》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决心要像伟人毛泽东那样将《资治通鉴》背得滚瓜烂熟,长大以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