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荐]写糖人的作文汇总6篇

发表时间:2023-01-05

写糖的作文。

在考试过程中作文的表达可以看出看一个人的思想灵魂。写作文也可以说一种丰富而多元的创造活动。优秀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打开思路,高水准的作文该如何来撰写?以下是由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写糖人的作文”,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写糖人的作文 篇1

我家有只可爱的宝宝狗,名叫绵花糖,它才一个月那么小呢!

它的毛是黑白相间的,个子很小很小,就只有一只大人脚那么大。它的头上长着厚厚的白毛,显得很干净,摸上去特别柔软。它的眼睛和嘴巴都很小,鼻子很灵敏,如果我的东西找不到了,它能用鼻子嗅着嗅着就把我不见了的东西给找回来。它的耳朵也很灵,一听到有什么风吹草动,它立刻竖起两只耳朵,很警觉的样子。它背上的黑毛一圈一圈,很特别,腹部上的毛却很少很少,粉红色的皮肉,嫩得似乎一碰就会破。

绵花糖坐的时候必需要坐在软的椅子上,要不它就不会坐上去,就得让你抱着它了。它走路的时候一摇一摆的,十分有趣!它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我喂它,因为它还太小,不会自己吃,可它喝水的时候能自己喝,喝水时把舌头伸进盆里舔着喝。它睡的时候很奇怪,每次都得打几次滚才能睡着。有一天中午,它正睡着觉,睡着睡着忽然又起身就地打几个滚。看着它那样,我笑得肚子都疼,边笑边想:它老是打滚,头不晕吗?绵花糖望望我,好像在想:你笑什么呀?真有趣!

我真喜爱我的小绵花糖呀!

写糖人的作文 篇2

在我的影集里有一张照片,那是我二年级上自然常识可拍的一张。

那天,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实验:“会燃烧的硬糖。”你们看到这题目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一定会想硬糖怎么会燃烧呢?当时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老师却对我们说:“要想知道硬糖为什么会燃烧,你们可得亲自动动手,寻找破解硬糖会燃烧的秘密。”

我们听了后心里真痒痒,恨不得马上动手实验。但当我们看到桌上摆的实验材料:铁夹、硬糖、火柴、蜡烛和烟灰。我们心中的疑惑再次浮出心头:火柴点燃蜡烛,铁夹夹住硬糖,那烟灰有什么作用呢?老师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却让我们互相讨论,互相协作来解决这个难题。实验开始了,我先把蜡烛点燃。接着用铁夹把硬糖夹住放在蜡烛上烧。糖变黑了,但仍旧没有烧着只是慢慢融化。我急得大叫,但也无可奈何。突然我们一组周迪的话语提醒了我:“烟灰还没用呢。”“呀,怎么把这忘了。”我刚准备试。可转念一想:加烟灰怎么能使硬糖燃烧呢?不可能呀。老师见我犹豫不决的样子,便猜着了我的想。于是就对我说:“凡事总要试一试,科学就是试中产生的。你不妨试试看,可能真会有意外的惊喜呢!”听了这番话,我终于下了决心把烟灰撒在了硬糖上,连同硬糖一起放在点燃的蜡烛上烧。奇迹出现了,蓝色的火苗在硬糖上安了家,最后硬糖竟变成了一团“火球”。“成功了,成功了。”我们这个小组一下子沸腾了。我更是欣喜若狂,乐得一蹦三尺高,连忙拍下了这难忘的一刻。

“怎么会燃烧呢?”“快嘴朱”把大家的疑惑说了出来。“你们在网上查查吧。”老师笑了笑。……“查到了,查到了。”电脑高手李小钱叫道。“原来硬糖是含碳化合物,只要提供适当的温度,给予充足的氧气,以及催化剂,它就可以燃烧,而烟灰就是充当催化剂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科学是用实验来证明的,在实验中的你有时垂头丧气,认为不可能或不行。其实你不必自卑,俗话说得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能换个方式就成功了呢。

啊,科学,伟大的科学,我爱你。

写糖人的作文 篇3

那时侯我4岁。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乡下的奶奶家。来到田里,我远远地看见爷爷奶奶正在种豆子。午饭后,妈妈炒豆给我吃。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好奇地问:“爷爷,这豆子是怎么来的呀?”

我又问:“那种的东西全都能长出来吗?”

我一听,高兴极了,便暗暗地记在心里。

“不嘛,我就要吃!”我开始使出我的“必胜绝招”——撒娇。

妈妈拗不过我,只得依了我。回到家,我还牢记着爷爷对我说过的话。于是,我从那包糖里拿出一粒,放在桌子上,然后坐在沙发上美美地吃起来。准备吃完后再拿那粒糖去种,这样我有可以吃到好多糖,吃完了还可以再种……我想着想着,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吃完后,我拿着那粒糖飞奔到楼下把它种在地里,我一边钟,一边想着能长出糖果树,那我就能天天吃到糖果,哈!多爽啊!

妈妈又带我去爷爷家。刚一进院我就大声喊起来:“哼!爷爷,你骗人,你是坏爷爷!”

大家听了我的话后,哈哈大笑:妈妈笑得肚子都疼了;奶奶的老花镜险些掉了下来;哥哥刚吃的糖喷的老远;就连平时严肃的爸爸也笑得前仰后俯。爷爷忍住笑说:“糖没有生命,是种不出来的。”我听了半信半疑,似懂似非地点了点头。

写糖人的作文 篇4

在我家附近,我经常看到一位老人推着小车卖糖画。

有时他会到学校门口或小区门口来卖。还会吆喝一两声:卖糖画喽好吃的糖画!

每当听见这声吆喝,小孩们总是吵着要吃。老人的生意也变得好了不少。

一天,我来到了老爷爷的小推车前。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小车上有一个小煤炉,上面有口巴掌大的小锅,一锅的糖浆全都在沸腾,样子很诱人,小锅的右边是一块黑色的大理石。

老爷爷拿着勺子在锅里舀了一点儿糖浆,然后在大理石上飞快地抖动,糖浆缓缓地从勺子上流到了大理石上。一会儿,一个似鸡头的东西做了出来。我身边的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爷爷,这是鸽子吗?

不!这是火烈鸟!孩子们七嘴八舌发表自己见解,有些孩子眼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我也很奇怪。这时,老爷爷已经把身子给画好了,比鸟肥一点,但又比鸡瘦一点。

这到底是什么啊?难道是怪兽?一个小女孩嘟囔道。老爷爷没吱声,微微笑了一下,又舀起一勺糖浆,大手一挥,糖浆像画水墨画似的泼了下来,一条长长的尾巴出现了。这是凤凰!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孩子坚定地说。

这时,老爷爷把凤凰的花纹也全画了出来。瞧!这只凤凰正准备展翅飞翔呢!

一个戴着帽子的小女孩兴冲冲地跑来,递了钱,买了一个凤凰,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走开了

写糖人的作文 篇5

WwW.dsBj1.COM

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这么几位:棉花糖、薄荷糖、牛皮糖、棒棒糖、泡泡糖。咦?怎么都是糖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棉花糖

棉花糖,甜甜的,软软的,暖暖的。温柔的数学王老师,像棉花糖一般,带给我们沐浴春风的感觉。她总是笑着解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一次上课,一位同学有一个问题不理解,老师耐心的给他讲解。一遍,两遍……直到他弄明白为止。老师自始至终面带笑容,语气温和。她的微笑,让每个人心里暖暖的。所以我们每当见到她时,都会唱起那首动听的棉花糖——“你就是我心中的棉花糖,甜蜜的梦想”。

薄荷糖

“你这一笔写好了吗?你运笔了吗?……”哎!薄荷糖语文贾老师又在讲她的口头禅了。贾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她十分注重我们的写字,每天都会发一张练字纸,让大家练习笔画。如果谁作业写的不认真,就去办公室“享受”一场“爱的教育”或是美美地“吃”一顿“竹笋炒肉”。别说,在贾老师的教育下,同学们的书写水平越来越高。我们也渐渐明白了贾老师的良苦用心。贾老师就像薄荷糖一样,刚吃的时候有点辣,但越吃越有滋味,越吃越甜。

牛皮糖

“这是你的最高水平吗?”原来是体育李老师啊!好强是李老师的独特个性,他总是要我们努力再努力,一定做到最好。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哪次体育练习了!记得那次同学们正在练习跑步。跑着跑着,我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便索性坐在地上不跑了,李老师走了过来,不但不安慰我,反而批评我不坚强。但他还是把我拉了起来,问着问那:‘‘伤到那了?要不要紧呢?”他像牛皮糖一样好吃不粘牙。因此我给他命名为“牛皮糖”。

棒棒糖

棒棒糖的种类有很多:优雅高贵的葡萄味,丰富多彩的什锦味,还有淡淡的草莓味。而我们的英语老师Miss周就是其中一支独特的什锦味棒棒糖。周老师教学有方,对待不同的学生,她总能想出不同的办法,我们班的‘四大天王’可是有名的调皮,但在周老师的课上他们却从来不敢玩儿闹,周老师总能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想出不同的办法,让他们心服口服。周老师就是厉害,谁让她是多姿多彩的什锦味儿棒棒糖呢!

泡泡糖

俗话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而我们的新世纪泡泡糖音乐张老师也不是随便就获得这个光荣称号的,为什麽叫她泡泡糖呢?因为她教学方法新颖有趣,总是给人带来新鲜的有趣的感觉。像吹泡泡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你吹出的泡泡有多大。

看,这就是我的五位“糖”老师,他们总是让我回味无穷,难以忘记。

写糖人的作文 篇6

每每尝到那津甜的麦芽糖时,我眼前总浮现出一位老人——我的外公:一位年满八旬的麦芽糖传承人。

去年的一个周末,我来到了下白石大获,去探望我的外公。

我到时外公正在发酵麦芽与糯米,见我来了,淡然一笑。“来了啊。”外公用那标准的本地话说到。

“外公,这么早就开始做麦芽糖啦。”

“要早点起来,不然就没麦芽糖给你吃啦。”

“您几点起来的啊?”

“五点。”

五点...可真早啊,民间艺人真不容易。

麦芽和糯米发酵好了,外公拿来千斤顶,把发酵好的糯米麦芽装入纱布内,固定在纱布内,该如何使用呢?外公嘴角微微扬起,沧桑爬满了面颊,隐隐皱纹依在眼角,他用那勉强听得懂的普通话教我使用方法。那一双虽小却又透着一丝安详深邃的眼睛慈爱的望着我,我定定地看着他,痴迷地听着,当外公戛然而止时,我还呆呆的站着淡淡注视着他。外公见我傻呆呆的样子,以为我不太懂,便给我做示范,他用力挤压装置,一条条血丝从他那瘦削的皮肤中映出来,像是篱笆上的藤条。突出的颧骨顶着一张苍老的薄皮,饱经风霜的脸上是可亲和蔼的面容。

取好了糯米麦芽汁,又放到锅中用大火去熬,我趁机询问外公:“外公,您做这麦芽糖累么?”

“不累不累,老了,至少有件事做。”

“不觉得无味么?”我吃惊问道。

“怎会无味?你们吃的开心,我也心满意足啦!”外公豁朗的笑了,惊起一对雀儿,扑棱棱的飞向蓝天。外公真乐观呵。

在外公地不断搅拌下,麦芽汁变得稠稠的,就装到容器里放凉。我尝了一口,甜兮兮的,“好吃么?”外公问道。“好吃!”我不假思索。乍一看外公,他的,脸上绽开一丛笑,一丛亲切,爱溺的笑。

我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随着时代的变化,麦芽糖的传承人已愈来愈少了,我们只记得麦芽糖,甜,好吃,却忘却了这些津甜的麦芽糖背后那些民间艺人的艰辛。如今,外公已经过世了,可是由谁来继承这项传统民间技艺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别忘却了这些传统技艺和民间艺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