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罗生门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20

罗生门观后感7篇。

经典的影片有他独有的魅力,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成一篇观后感,经常写观后感,可以促使我们形成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习惯,你真的了解作品名观后感该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您准备的“罗生门观后感”分析报告,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罗生门观后感 篇1

樵夫怀抱着弃婴走出残破、腐朽的罗生门,僧人的影子在门框中隐约闪现,影片嘎然而止。

一共看了黑泽明的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他的《梦》。《罗生门》是他的代表作,不可错过。

过程是带有折磨、不安与压抑的,坚持看下来,印象早已经填入心胸。纯粹意义上的人性的探讨,成功的作品恐怕都是压抑的。就像是看一些先锋小说和一些现代主义的小说,里面总是拥有看似乏味但是绝对功力深厚,震撼人心的白描。

爱略特说:人类承受不了太多真实。观众也承受不了太多的白描,《罗生门》最开始受到冷遇应该说很正常吧!真正的好东西不怕时间的洗礼,它还是得到了他应有的荣誉。

从黑泽民刚开始把镜头稳定地对准破旧门檐下大雨磅礴的镜头我就有种预感,带有日本罪恶感气氛的内容又开始了。以前看过的几部日本片,无不是这样的气氛。但是《罗生门》彻底地把这种罪恶感、无助感推演到了极至,感觉呼吸也有些急促。这是从侦探、悬疑片出发,但是没有悬疑片肤浅与无聊。

人物很少,一对夫妇、强盗、樵夫、和尚。衙门里的戏没有判官的镜头,也许判官本身也是缺失的,那个年代,乃至整个人类的历史,真正的裁判是缺失的,不要提什么法官,那是他的工作,统治阶级的工具。

衙门成了一个舞台,这几个人表演的舞台,他们卖力地展示自己的演技,述说自己的无助或是气概,每个人编织的故事都很精彩,堪比一些童话。关于真相的揭开,落差让我们产生了震撼。妇人在衙门的表演和她在现实中的表现要逊色很多,张牙舞爪与楚楚可怜区别太大了,人们难以接受。两个男人事后编撰的英雄气概与樵夫看到的动物似的委琐打斗更是制造出了可笑的落差。但是,被人们所不耻的是现实。

樵夫与流浪汉的争论太说教了,也许是导演故意作出的不甘。

整个影片的格调与影片的颜色一样,是灰色的。

千万不要把自己置身其外,很轻松地把《罗生门》的故事作为一种特定的意外来评价。樵夫不想牵扯到内,其实也参与了这出丑剧,依然躲不掉流浪汉的尖锐指责。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樵夫的角色与心态,看似富于同情,其实一样是自私而且不愿揭露自己。

正如卡夫卡说说"你如此讨厌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也参与其中"

从人类的角度思考让卡夫卡声名雀起。《罗生门》获得世界声誉,也正因为它也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

也许是不想让世人太过绝望,或者是导演本身的对人性的最后期盼,他安排了樵夫怀抱弃婴离开了罗生门——象征人性堕落腐朽的门户。

而这到底是对人性的寻找,还是终结?

罗生门观后感 篇2

很偶然的情况下在图书馆看见了罗生门这本短篇小说合集,学影视与戏曲专业的研究生朋友说有罗生门电影,尽管自己看不懂,但他们老师极力推荐,他们老师说看懂的话,会觉得特别可怕~

猎奇心顿起,回家就先看了这部电影。虽然我没有感到特别可怕(可能我没看懂深层含义),但看过以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概括的说影片内容就是:一起竹林杀人事件,由四个人讲述出了四个不同的版本。这四个人分别是:看见了尸体后报官的樵夫、被指控为杀人者的强盗、死者(死者怎么讲述?恩,影片用了怪诞手法,借助女巫招魂的方式,让死者开口说话)、死者的妻子。大家都为了各自的目的,或多或少的隐瞒或改编了事情的真相,致使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其实还有两个对事件不重要,但对影片来说非常关键的人物,一个是和死者有一面之缘的行脚僧,还有一个听这事件的路人。导演对人性的疑问,似乎由这两个人提出。行脚僧说:如果这世界,连人都不可信,还有什么值得相信的?他所代表的,是对人性中正面的、真实的、良善的一面的信任,他认为人性中有这些东西。而那个听故事的路人呢,他说:人类本来就是可怕的,连住在罗生门这儿的鬼,都因为害怕人的凶残而逃走。他的理论是,万人皆恶,我的恶就不算恶,所以最后他抢走了婴儿身上的衣服。

电影《罗生门》好评无数,斩获不少世界级大奖。甚至被评为世界十大最有价值的电影之一。本来么,一部艺术作品,涉及人性探讨,格调立马就高了。

就像关于性本善还是本恶,一直作为争议,被探讨了几千年仍无定论。但其实,人性有许多面,并不是非善既恶,正如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都是立体的,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也会有温情一面。而本性善良的人也可能做一些世俗所不允之事。

回过头看本片,强盗为了表示自己勇猛,把懦弱的武士形容成一条汉子以对手的强大烘托自己的强大~为了表示自己杀人动机的光明,把武士的妻子形容的不贞。武士呢?更恶心,为了掩盖自己的懦弱,把责任都推到了自己妻子的身上。很显然,强盗和武士是有隐喻的,他们分别代表了那个年代日本不同的阶层,强盗和武士的对决就是一场真小人和伪君子之间的斗争,最后他们惺惺相惜形成了一种类似革命友谊的互敬,把责任推到更弱的人身上(影片里是女人)。但是,真小人起码还愿意承认:她们只是弱者~而伪君子呢,从头到尾都是道貌岸然。

从结尾看,收养了弃婴的樵夫本性善良,但是他因为起了一时的贪欲拿走了那把镶有珍珠的短刀而隐瞒了真相。你看,人就是这样,好坏只在一念之间。

武士的妻子,这是我最想说的,我想影片的背景应该是日本男权主义非常严重的时期。女人不仅在行动上显得弱小,在思想上恐怕也深受荼毒。其实她是受害者无疑,遭受了重创以后,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我以一个女孩子的角度解读,觉得她在挑唆强盗和自己丈夫的时候,有一种玉石俱焚的心态:哼,嫌弃我?那你们通通去死吧。可是在公堂上,她没有说出真话,因为她想要把自己塑造的更贞烈一些。

或许正如路人所说,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人都自以为老实,都把对自己合适的话当作真话,而把对自己不合适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这样才心里舒坦。可不是吗?人们说谎,往往并非有意说谎,而是真的以为自己说的是事实;心理陷溺在需要中,就会启动一种机制,能把自己不肯承认的事情,对自己不合适的事情,下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忘记掉,修改掉,以求得心里舒坦。

我在豆瓣看见一条短评,作为这篇文字的结尾吧:谎言的对立面应该是宽容,听者的理解力与接受度影响着叙述者对真相还原的保留度,你若能对他的懦弱退让和罪恶表示宽容,兴许由着这份信任就能更贴近真相了。

罗生门观后感 篇3

罗生门这本书是由日本近代文学大师芥川龙之介先生所创的短篇小说。小说的写作背景是在作者一段失败的情事后心情极为苦恼悲伤。在这种悲观厌世的情绪之下,芥川把眼光投向了古典,创作了取材于日本古典故事的《罗生门》。

在罗生门中,芥川龙之介描写了一个普通的家将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堕落的全过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在一种大环境的趋势作用下,为了生活,为了自己活着,不断的把自己的过错全部退到环境和他人身上。然后一步一步成为自己原来心里最讨厌和最不可能成为的那种人。这是多么可怕!家将(也就是仆人)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的正义和最后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恐怖的觉悟,这一切的'转变让我感到很突然,很气愤,但是又会思考“如果是我会如何选择呢?”

从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无非就三个人:一个死人,两个活人,从老妇人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死人生前的所做所为“曾经这个妇人,用蛇肉晒干当做鱼干来卖,吃了鱼干的人们觉得很好吃,妇人得以维持生计。我并不觉得这妇人做错了,她跟我一样都是为了生存啊!”是啊!为了生存我看不到任何我们口中所谓的“人性的真诚”。被抛弃的女尸生前“吃”百姓的钱,死后被老妇人“吃”头发。而家将在听到老妇人这种“虽然我很可恶,但是我作恶的对象也是恶人,所以我的恶便是可以原谅的”的无耻的思维后便扒了老妇人的衣服跑路了相传此后再也没人看到他可以想一下家将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老妇人”呢?他会不会也会被别人“吃”呢?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会不会有这样的人呢?

读完这篇小说最大的感受,用日本文学评论家吉田精一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你一辈子都很难看请的人性终于在《罗生门》里露出了真面目”!

罗生门观后感 篇4

在老师介绍《罗生门》这部电影之前,说实话,我只听过罗志祥的那张同名专辑《罗生门》,当时大致知道"罗生门"就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说谎的意思。今天在课上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对于"罗生门"的理解更深刻了。

黑泽明的《罗生门》,1950年的片子。黑白,粗糙,淳朴。赤裸裸地将人性中的软弱和谎言展示在人们面前。

强盗、武士、女人、樵夫因为各自出发点的.不同,将本来简单的一个事件解释的十分复杂。对于四个人在同一件事情上作出的各自不同的表述我就不多加赘述了,影片结束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导致四个人各执一词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为什么都要撒谎?

"人们太脆弱了所以才撒谎……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甚至不能对自己诚实"路人和行僧说的话句句在理。各执一词的真正原因,就是那句"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

强盗想要表现自己即使杀人也要有的磊落气概,女人企图掩饰自己并不贞烈的事实和挑唆两个男人决斗致使自己丈夫死于非命的真相,武士即使是借巫婆的口也意图掩盖自己的懦弱和无能,而樵夫迟迟不愿说出真相,只是想隐瞒自己偷偷拿走了短刀。人性就是这样阴暗而赤裸地呈现出来,各执一词不如说是各取所"需"——各自所需要掩饰的软弱。

回过头来,有软弱的地方就有欺骗固然是对。然而,软弱从何而来?再追溯回去,强盗在第一次讲述他所编排的说词时,便说了这样一句话:"仅仅是一阵微风。如果没有那阵微风,也许那个男人就不会死".是的,就是那阵风。撩起了马背上女人的面纱,吹起了她轻柔的裙摆。随即他看见了她洁白的脚踝,她面纱下纯美的容颜。于是一切发生。仅仅是一阵微风,吹起了他内心最根本最原始的欲望。

武士有贪欲。如果不是有贪欲,即使强盗骗称有很多有价值的剑和镜子,武士也应该不为所动才对,但是他没有,因为贪,他被设计绑起来。而后面对被奸污的妻子,他自觉没有脸面继续活下去,从而选择自杀。这在日本传统文化当中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所谓的"士可杀,不可辱".而强盗被抓后完全交代了他杀死武士的过程,没有一点忏悔,几乎是出于一种炫耀的神情,这是征服所带来的快感。本应该是局外人的樵夫,更有其完全的私欲。他完整看到了事件的经过,但是他报官时的说法与作证时的说法完全偏离了事件的本来面目,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因为私欲,因为他拿了那把镶着珍珠的匕首,为了让自己逃脱谴责,他选择了说谎。于是就有了在狂风暴雨的破败的罗生门下,行僧感叹这种不信任和谎言,比疾病、饥饿、战争等更为可怕,以至于让他几乎丧失了对人类的希望。行僧是宗教的代表,宗教应该教人相善,如果说连宗教都无力维护人性善恶,那这个世界会有多么可怕?路人说人性本来就是恶的,这让行僧和樵夫不能接受,但是在他们对往事的追叙中,似乎隐约印证了这个观点。

纯然是欲望,造就了每个人内心的软弱,并且构筑了每个人利用谎言企图展现的幻像。人心最深的地方,埋藏了多少阴暗而不可告人的秘密。幽暗破旧的罗生门下,鬼魂都觉得害怕的地方,却在柔和的阳光下真相大白。

故事的结尾,罗生门下被遗弃的小孩,哭声惨烈。路人抢夺了孩子的包裹,完全表现了恶的一面,樵夫出于善心予以制止,却被路人恶言相责,在路人说出匕首被樵夫偷拿的猜想后,樵夫完全呆了,不敢再出面制止,这就是私欲造成的软弱。不过影片的结尾还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最终樵夫还是良心发现,决定收养弃婴,此刻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这说明在经历挣扎后,世界还是出现了美好的一面,是非善恶一线之隔,人性还是有可能弃恶从善的,这是一种新生,一种希望。

罗生门观后感 篇5

一、地狱是什么样的?

迈过芥川龙之介笔下《罗生门》,就进入了灾变后无尽荒凉的地狱之中。如猴子般的老妪正拔着死尸上的头发,恐怖一点点地凝聚于心。待家将看清老妪所做的恶事,内心中升腾出一股宁愿饿死也不愿做恶事的念想。

许是老妪拗不过身体强壮许多倍的家将,把拔头发的缘由絮絮叨叨说给家将听,竟然改变了家将宁愿饿死的心境,把内心沉淀在灰暗地带的恶激发了出来,让徘徊在地狱之门的家将一脚踏入了罗生门中。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人间地狱在此时。流离失所的家将本可以在乱世之中再试试看去讨生活,却由眼前这罪恶的一幕激发出了人性中最卑劣的恶来,做起了强盗的营生。这一步奠定着他步入地狱沦陷的第一步,也成为陷入地狱泥沼之中无法自拔的最后一步。

被家将一脚踹到气绝的老妪清醒过来后,往外一探,“那外边,只有黑洞洞的昏夜。”这昏夜犹如迎接恶之人的地狱之门,它随着恶的扩大不断吞噬人心,拢入了大批赶往到地狱之中的人。许是家将活着走出去第一天,也许是家将死去的第一日,都说不清。

只是他一脚踏入了地狱之门,就再也无法走出去了。罗生门,就像是一场人性的绝境之地,从一个黑夜到另一个黑夜,从恶之源到另一个恶之源,无穷无尽,陷入其中的人再也无法从这个绝境走出来,已然进入了人性的迷宫,却叩问无门,哀嚎连连。

这样开放式结尾的短篇小说,用寥寥一句话作为结尾,却开启了读者的诸多脑洞,想象着家将未来的日子,或是活着,或是死去,或是已然是地狱中恶心升腾杀戮无数的第一将了。

芥川龙之介的笔触把《罗生门》中的恶之形勾勒得栩栩如生,善与恶之间念想的转变也诉述地极其自然,把人性的复杂度和世间生存的曲曲折折描绘得淋漓尽致,字与句就那么恰好地恰到好处,在于无声处听惊雷,在读者心中炸开来,荡起阵阵涟漪。

二、如果说《罗生门》之恶是转念之恶,而《地狱变》之恶就如烈焰地狱般灼心,让人内心颤抖不已,在最后的烈焰之中看到了可怖的丑陋之恶。

将《地狱变》细细咂摸,这是一个精心布局的骗局——侯爷请画师兼画痴良秀去画一幅地狱变屏风,潜心造诣的良秀五六个月都没有去过侯爷府上,沉迷于府邸侍女(良秀女儿)美色的侯爷趁机占有了她,而良秀苦思地狱变的屏风一角而请求侯爷制造“放火烧一辆槟榔毛车,里面还坐着一位贵妇人”。侯爷顺水推舟,把良秀的女儿放在其中,让他亲眼目睹女儿在火中活活烧死……

侯爷对良秀画得诡异万分、入木三分的地狱变屏风,欢喜吗,未必!侯爷是真心想要得到这一幅令人看一眼就颤抖,甚至还能够听到尖叫的屏风吗,并不然。实际上,侯爷只是设了一个局,一个能够让画痴良秀五六个月不打扰他的空间,一个能够趁机去侵占美色的机会,一个能够满足其内心淫色之恶的契机。

很多人觉得良秀已经立地成魔了,他为了艺术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献身的“作料”,他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女儿在烈火的灼烧中痛苦死去,还不如那一只为了守护女儿一起死去的猴子。

其实,真正的恶魔是这个看似是个人、内心早已化为魔的侯爷。他精心设计的这个局,真的以为良秀看不懂吗,良秀多次恳求侯爷把女儿还给她,但是侯爷不愿。为何?因为良秀的女儿一直不顺从,让他心生怨恨,产生了“得不到的就要毁了她”念头,正巧良秀提出“火烧贵妇人”的请求,他就顺水推舟完成良秀的夙愿。

其实,《地狱变》是侯爷和良秀两个人的较量,一个彻彻底底的局中局。一个是满足自我淫欲的贪念之人,一个是为了保全女儿痛苦选择失去的父亲。在这场地狱变里,没有人是赢家。

地狱之后仍是地狱,绝境之处仍在绝境,永永远远没有止境。就像是侯爷和良秀,他们都已成坠入地狱之人,无法逃出。

三、如果说《地狱变》是剖析了人间地狱里的自私和贪欲,而《竹林中》之恶则像看万花筒般“乱花渐入迷人眼”,每个人口中的事实都像事实,每个人吐露的话语又极其像是诡辩,令人难以甄别。

从强盗的供词中、真砂的忏悔中、金泽武弘借女巫之身吐露的遗言中,都能够看到人性中各种丑陋的卑劣。

金泽武弘因轻信强盗的谎言而被绑在树上,他则因为贪欲而“毁灭”了自己;强盗因为贪婪的色欲而犯下了侮辱妇女和绑架之罪,却逞英雄般地把杀死金泽的罪孽揽在自己身上;眼睁睁地为了保全自己,而抛弃丈夫的真砂跪在寺庙里祈求宽恕,她记得被强盗侮辱的耻辱感,却忘记了跟丈夫相爱时的场景和丈夫传递“解绑”的信息而误以为丈夫“嫌弃”她。

每个人都说了部分“真实”,每个人都撒了一些谎言为了掩盖自己的“秘密”。让我们试着从这些零零散散的线索中还原一下事情经过:强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采花大盗,作文糟蹋了不少女性。真砂被强盗侮辱以后,觉得颜面尽失,难以面对丈夫,但是顾忌自身的安全问题,把强盗推给了被绑的丈夫,自己逃之夭夭。看见真砂逃走之后,强盗松开金泽的绳子,金泽拿起真砂掉落的小刀和强盗打斗起来,结果被强盗一刀刺伤,昏迷过去,而失魂落魄的真砂跑到半道躲了起来,等待强盗走后,返回竹林去看丈夫,结果看到已经昏迷且失血过多的丈夫,误以为他已经死掉了。拔出刀子后,扬长而去。

在特定的场景之下,人总是会被激发出人性中最原始的本性出来,比如金泽的“贪念”,强盗的“色欲”和真砂的“保全自我”,其中真砂对于丈夫的背信弃义和《罗生门》中转变的恶意的家将有异曲同工之妙。人性之恶,都是由一瞬的思维变化,到一瞬间的改变,一步即入地狱。

家将是因为老妪的言语而激发了内心的恶,真砂则是被侮辱之后看到丈夫看她的眼神变得惴惴不安,揣测连连,最后认定丈夫对她的“不齿”,令她坠入了恶的深渊,决议抛下丈夫自己活着。

往往就是这样一瞬间,让人性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念之间,一瞬改变,从而形成了可怖的人间地狱。

四、《罗生门》《地狱变》《竹林中》这三部曲,是我在芥川龙之介这本书《罗生门》中最挚爱的三部短篇小说,其篇幅精巧,言辞精准,氛围阴沉,画面阴翳,但是却把人间地狱中人性之卑劣展示得淋漓尽致。多次品读,仍觉得意犹未尽。

对文字有多喜欢,就想多了解芥川龙之介。“悲”字浮现在脑海里,芥川龙之介的人生就像是他手中的笔下的故事,一样悲切。所以,他对于文字的把握之精准,大部分是他用生命在体会,文字成为他抒发的出口,却没有成为救赎的解药。

再细品他的文字,有品味中让人莞尔一笑的幽默,有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凶恶,还有让人浮想联翩暗自揣摩的伏笔……这些都是芥川龙之介闪耀着无数光辉的文字,泛着人性的光泽,忍不住一读再读。

鲁迅先生翻译了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鼻子》,把优秀的文化传了进来。我想借以鲁迅先生创作的诗篇《无题》中“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句话表达对芥川龙之介的敬意,也能够表述读到如此经典的作品而感怀发出的感慨,让我进一步欣赏到了芥川龙之介创造的文学世界中,欣赏人性中的极致!

罗生门观后感 篇6

描述了黄昏时分在罗生门下避雨的家仆偶遇正在偷死人头发的老太婆所引发的故事。故事短小精炼,九页,一个小时就能读完,却发人深省。

故事背景是几年来接连遭遇地震,台风,大火,饥荒等灾难的京都,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人公,一个家仆,在罗生门下避雨。因为他被主人家辞退所以无处可去,前路迷茫,生活没有着落。这个时候家仆面临的结局也许是落草为寇,也许是饿死街头,需要作出抉择,家仆的内心是矛盾的。这个时候他在避雨的地方发现楼梯上面有些动静,上去查看发现是一个老妇人在死人堆里拔死人的头发。

初时,家仆是愤怒的,拔刀相向,呵斥老妇住手,待听得老妇的解释,这个死去的人生前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她辩解说拔这个死人的头发维持生计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听到这些,家仆的内心再次矛盾起来,在饿死和做强盗之间的选择似乎也做出了决定,家仆突然抢前夺走老妇人的衣服,把她踢倒在死人堆里,带着抢到的衣服,消失在夜色里。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篇幅短小,人物关系简单,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交代得清清楚楚。作者用了很多动物的比喻来对人物进行描写,比如“猴儿般的老妪”,“像老猴给小猴择虱子般”,“那手腕恰似鸡爪”,“目光如食肉鸟般”,“鸦叫似的”,“蛤蟆低声咕哝般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读过之后也引人深思,善与恶的定义是什么?是否在不同环境下的取舍也有所不同?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取舍时,究竟应该守善,还是为生活所迫而从恶?恶是否有大小之分,是否也是影响我们抉择的因素?

罗生门观后感 篇7

黑泽明根据芥川龙之介小说改编的电影《罗生门》广为人知,作为对人性的思考,一向人文主义的黑泽明在大雨中对淹没人间的洪水意象做了环境的诠释。在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罗生门根据佛教故事改编,罗生门是一个死亡之门,是一种死亡的象征。在日本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鬼故事,基本上可以是一种大众情结,日本的鬼故事极为流传,可以说是一种传统了。然《罗生门》电影表达的重点并不在于鬼故事,而是对于人性的发掘。

故事以一个樵夫发现一具尸体展开,摄像机对准到堂的每一个证人以及嫌疑犯,接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真相当然只有一个,然而,一直到最后,黑泽明都没有告诉我们,真相是什么。直到剧情的结尾处,孩子的哭声惊醒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第一个冲上去的有点像《罗生门》小说里面描写的那个强盗,他觉得世道既然如此不堪了,也不在乎再破坏,所以剥下包裹着孩子的衣服,樵夫上去阻止他,并且说他是恶鬼。这时,很经典的一句话:“这是个人狗不如的世界,谁要不自顾自就活不成啊。”每个人都描绘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版本,谁都是自私的,都希望事情往自己的意愿去发展,然后得到最大的利益。

孩子的哭声冲破了这个迷蒙的人世间,连老子都说要回归儿童最为纯真的所在。孩子是最为纯洁不染世俗的,那种啼哭刺破了黎明前最为冷寂的黑暗,犹如一杯清泉沁人心脾。那个和尚怀有对人世间美好的向往,希望人性能慢慢变好,希望仁慈能深入人的心间,几乎,他就是黑泽明人性关怀的写照,但是他也迷惘,也存怀疑,也畏首畏尾。令人感动的是和尚抱着孩子和樵夫站在屋檐下沉默那一段,我想沉默,正是人思索最为静谧的所在,有徘徊,有挣扎,有忏悔,有煎熬,有叹息,有恍惚,当然,也有对前途的点点希望。直到樵夫来抱孩子的时候,他还以为樵夫要剥孩子最后一层衣服,岂能想到他是想抚养这个孩子。

樵夫说,我自己都摸不清自己的.心眼。我想多少人迷失在这里,有人说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人,我不想说战胜征服之类的字眼,这些总让人想起该死的战争,我想用归顺这样的字眼,找到自己岂是容易的,往往人们容易在别人的眼神中,在别人的言语中淹没了自己,自己的形象越来越模糊,直到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结局似乎是朝着善的方向发展,黑泽明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伏笔,就是这个孩子以后是怎么发展的,他以后会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是被趋于同类,还是作为仁慈而善良而道德高尚之人?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当然,我们终归想让他成为一个善良而仁慈之人。就像这个世界,希望,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